低調往往是成就人生之大事的最高境界,低調行事在某種程度上,是在實現人的本質——做一個真實的自我。
古語雲:聖者無名,大者無形。就是說做人、做事都要低調,要做到得意而不忘形,才高而不自詡。因此,我們無論要做什麼工作,低調都是第一位的。一個人在社會中生活,就不可避免要同其他人發生千差萬別、千絲萬縷的關係。事物之間總是要相互製約的,一個人在社會中同樣不能夠隨心所欲,無拘無束。而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名垂青史,就必須吃常人不能吃的苦,流常人不能流的汗,忍常人不能忍之忍,其歸根結底,就是人生怎樣恰當運用好“低調”這兩個字。
舜,曆史上與堯並稱,為傳說當中的聖王。根據曆史資料記載,舜出生後不久母親就離開了人世,後母生了一位弟弟“象”。孝順的舜盡管總是小心地侍奉後母和弟弟,但還是遭受了無數次的毒打。最後實在無法在家裏待下去,舜選擇了離家出走,他一個人流落到曆山腳下開荒種地。在清苦的生活中,舜依舊沒有一點怨言。他與當地的農夫和山林中的鳥獸生活在一起,他觀察周圍的事物,一切都是那麼溫馨和睦。於是舜觸景生情,製作了一首首感人的樂歌。相傳舜在20歲的時候,名氣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聞名的。他的德行感動了周圍所有的人,農夫相互謙讓已開墾好的農田,漁民相互謙讓自己打魚的場地,陶匠則做出了更加精美耐用的陶器。舜成為人們爭相學習的榜樣,於是,人們從四麵八方扶老攜幼過來,希望和舜成為鄰居。僅僅用了一年時間,他的周圍就會聚成村落,然後就擴大為城鎮、都市。最後,當時的天子堯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都許配給了舜做妻子。這兩位聰明美麗的妻子給了舜很大的幫助,使舜很多事情都能夠逢凶化吉,並最終順利地通過了堯對他能力所進行的考試。堯百年之後,將天子之位禪讓於舜。舜成功地運用低調的方式成為了天子,成就人生的大事。舜其實也沒有使用過什麼心計,事實上,他是以“低調”為襯托的。舜從未有意識地去獲取民心,也並沒有處理任何複雜事務的知識。但是,由於淳樸、堅強、虛心,這樣低調的人生態度,使他最終取得了勝利。
低調,就是不招搖。因為你不被人所重視,你不顯山露水,那麼你做什麼事情都會很順利,經過一段時期的積累,獨立、坦然、自律,也就很容易走向成功之路。而成功後更要保持低調,隻有這樣你才能有更大的成功。正如達·芬奇所言:“微少的知識使人驕傲,豐富的知識使人謙遜。”自己的本事就要在最恰當的時候拿出來,即使成功也不驕傲。正所謂,低調是成就人生大事的最佳之道。
在某家著名的平麵公司,有一位員工叫王文,他在公司工作不足四個月,就選擇了離開公司。一不是自己的能力達不到,二不是自己溝通處事的能力差,三不是在公司裏無用武之地,那究竟是為什麼呢?
原來王文在沒有進入這家著名的平麵公司之前,通過偶然的機會與這家公司的其他員工接觸,發現這位員工在介紹自己公司的產品時,說得有些不明不白,於是王文就從溝通技巧的角度針對性地提了一些建議。沒想到該公司的老板直接打電話邀請王文麵談,而後,他意外地進入了這家公司。
剛進入公司時,老板就要求王文立即著手幫助解決他發現的問題,這就要求不僅要建立一些規則,還要打破一些規則。特別是後來老板欽定由王文來主管重新包裝產品,在設計文案時,王文發現他的頂頭上司——產品總監對他構成很大的阻力,因為王文要大刀闊斧修改的原方案就是產品總監設計的。於是,王文很困惑,是該通過主動協調溝通爭取把事情做好呢?還是放棄原則投其所好呢?最後,當王文感覺到並沒有獲得上司的真正配合與支持時,隻好選擇回避和放棄。這就為王文的離職埋下了伏筆。
總體來看,這位員工在任職時,就沒有獲得有利於他行動的周圍環境。讓自己暴露在一線,在眾多的眼球注目下承擔關鍵工作,那麼無論你大顯身手的結果如何,對自己都不太有利。一來你做好了,你是個人才,但這樣一來總有人患上“紅眼病”,以後不會與你配合;二來領導因為看中你,安排一些更有挑戰性的事情讓你做,這對一個還沒有完全熟悉環境的人來說,事實上是拔苗助長,結果是害了自己。所以,低調做人,不僅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策略,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更是成就人生大事之道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