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隻是身外之物,如果我們能夠躲過名利的陷阱,就不會為名利所勞累、為名利而生存。
人生在世,可謂“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每一個人都不想默默無聞、庸庸碌碌地活一輩子,追名逐利是人之常情。然而,有得必有失,為名利所付出的代價到底值不值呢?為了家庭和睦興旺、為了公眾事業、為了民族和國家的利益,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不過,一個人對名利過分的追求——不擇手段地去爭取,那必將受到名利的束縛,弄不好還會導致很多人不願意看到的下場。比如,父子不和、君臣猜疑、兄弟反目成仇等等。朱熹就曾經說過:“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穩,隻管向前便危險。”
古時候,國外的一個王國,國王剛剛登基,外族都不臣服,經常犯邊滋擾。於是國王召開會議,決定用武力使四夷臣服,進而安定邊疆。
國王做好了決定就頒布詔書,民間若有肯為國出力者,皆有重賞。不出十天,有三個年輕人應召而來。高個子的叫藍龍,善騎術;矮個子的叫臥虎,善射術;中等個的叫蝶舞,善於謀略。國王擇日讓他們三個帶領大軍開赴邊疆了。
日子不多,邊疆的喜訊不斷傳來,三個年輕人屢建奇功。一個月以後,邊疆得到了安寧,四夷全都臣服。得勝之師回到都城,國王要給將士論功行賞。
國王對三個年輕人說:“有什麼要求盡管說!”
藍龍說:“我要做大將軍,為陛下鎮守邊關!”
臥虎說:“我要做尚書,替陛下分擔國事!”
蝶舞卻說:“我一不當官,二不領兵,三不要錢。我隻希望陛下能賜我一群牛羊和一塊牧場!”
國王很驚詫,不過還是一一滿足了三個年輕人的要求。
過了若幹年,蝶舞正在牧場上吹著笛子,歡快的牧羊的時候,消息傳來,藍龍和臥虎因為權勢熏天,遭到了皇帝的猜忌,全都被陷害入獄了。
真正的美德如河流,越深越無聲。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以平常的心來看待一個令人人都羨慕的光環。不為名利所累,成人之美是一種境界。有些人為聚財、爭名而過分費心勞神,一旦名利到手,就把它當作資本處處炫耀,甚至招搖撞騙。這種人可能永遠也享受不到人生的幸福。
漢朝文帝時,天下初定,百廢待興,君臣為此同心協力。一次早朝上,漢文帝發現丞相陳平沒上朝,便問:“丞相陳平為何沒有來?”站在下麵的太尉周勃站出來說:“丞相陳平正在生病,體力不支,不能叩見皇上,請皇上諒解。”
漢文帝心裏納悶,昨天還見他好好的,怎麼今日就病了?不過他不動聲色,隻是說:“好,知道了,退下吧。”
退朝後,漢文帝換上日常便服,親自到陳平家去探視。見到陳平,漢文帝說:“今天聽太尉說你病了,特地前來探望,不知是否請過禦醫診視?你年歲大了,有病可不能耽誤啊!”
漢文帝如此關懷,使陳平非常感動。他覺得不能再隱瞞下去了,便對漢文帝說了心裏話:“皇上太仁慈了,可我對不起皇上的一片愛臣之心,我犯了欺君大罪啊!”並借此機會說出了欲把相位讓給周勃的想法。漢文帝問:“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