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真正低調的人懂得方圓之道(1 / 1)

積極地去設法排除一些困難或減少部分阻力,這樣就能使通向成功之路上少了幾多牽絆。

曾幾何時,一提到低調這個詞,大家就會認為是指那些專門“左右逢迎”的人,對於那些人的行為,人們感到可恥和厭惡,說他們“左右逢迎,圓滑世故”。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左右逢迎的人是庸俗化、利益化的利用人際關係;低調的人更看重別人的獨特之處、聰明之處,從來不小瞧任何人,善於“融方於圓”的與各種人打交道。

其實,方與圓是構成各種不同形狀體的兩個基本幾何形體,無論何種物體,離開方與圓就難以成形。在人們的社會交往中,要處理人際間的各種關係,也少不了有方有圓的處世之道。“方”,即指品行方正;“圓”,即指婉轉機警。“外圓內方”的人行事有方,他們以“方”為立身處世的根本,以“圓”作為減少阻力的方式。為人處世既要堅持原則性(即“方”),又要保持靈活性(即“圓”),二者相輔相成,才能營造出和諧的人際關係。

在各種各樣的社會交往中,低調者會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這些人中,難免會有他們不喜歡的人,“外圓內方”就是要學會和不喜歡的人相處。這需要一些技巧,那就是用真誠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尤其是你不喜歡的人。

被全世界譽為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礦產工程師的哈蒙,他從著名的耶魯大學畢業後,又來到德國佛來堡攻讀了研究生。畢業回國後,他去找美國西部礦業主哈斯托,請求他給自己一個工作職位。

哈斯托是個脾氣執拗、注重實踐的人,他不太信任那些文質彬彬的專講理論的礦務工程技術人員。當哈蒙向哈斯托求職時,哈斯托說:“我不喜歡你的理由就是因為你在佛來堡做過研究,我想你的腦子裏一定裝滿了一大堆傻子一樣的理論。因此,我不打算聘用你。”

於是,哈蒙假裝膽怯,對哈斯托說道:“如果你不告訴我的父親,我將告訴你一句實話。”哈斯托表示他可以守約。哈蒙便說道:“其實在佛來堡時,我一點學問也沒有學回來,我盡顧著實地工作,多掙點錢,多積累點實際經驗了。”

哈斯托立即哈哈大笑,他高興地說:“好!這很好!我就需要你這樣的人。那麼,你明天就來上班吧!”

在某些情況下,低調者在對付反對意見時,他們常常盡量使自己做一些“圓”的事情,這一些“圓”的讓步是不損害大局的。因此,無論在什麼時候,應付別人反對的唯一好方法,就是在小的地方讓步,以保證大的方麵取勝。當然,如果你真的不幸遇上了非常討厭的家夥,在涉及“方”(原則性的問題上)時,建議你還是向下文中的林肯總統學習。

一天,林肯總統正在辦公室裏批閱文件,突然闖進來一位來求職的人,這個人已經是幾個星期以來不間斷的來訪了。他照樣提出了老要求——請求總統給他一個職位。

林肯總統說:“親愛的朋友,這是沒有用的。我已經說過了,我不能給你職位。我想你還不如立即回去的好。”

那人聽了以後變得惱羞成怒,很不客氣地大聲說:“那麼,總統先生,我知道你是不肯幫我忙的!”眾所皆知,林肯總統的良好修養與忍耐力是著名的,但此時他真的無法忍受了。他對那人注視良久,然後從容地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那人的身邊,一把揪住他的衣領,拉到門外,然後重重地將門關上。

那人又推開門,他大聲吼道:“把證書還給我!”林肯從桌子上拿了他的文件,走到門口,猛地一擲,再次把門關上。

因為這個人確實是個無賴,根本不值得林肯總統運用其他的策略。遇到那些不可理喻而又十分討厭的人,我們不必一味地“圓”,必要時也要采取一定“方”的手段。

人生的境遇是極端複雜的,就像一隻小舟行於大江大河之間,時時處處有“風浪”和“漩渦”,而一個人如果時時事事以“方”處之,以硬碰硬,竭盡全力與阻力相較量、相抵抗,甚至拚個你死我活。這樣做有兩個結果:一是精力難以承受,二是樹敵太多。這樣的人生是不會好過的,與其如此,何不適當地用些“圓”的方法呢?積極地去設法排除一些困難或減少部分阻力,這樣不就使通向成功之路上少幾塊絆腳石了嗎?而且還能集中精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和願望,在必要的時候,我們還可以作出某種讓步或妥協。這就是以“圓”的方法去取代“方”的精神,當然不能把“方”的精神全丟了。

低調者能夠掌握好方圓之道的“火候”,使用好融方於圓的手段,妥善地處理好社會生活中的各種人際關係,從而使自己更輕鬆地走向成功。

真正低調的人,懂得“方圓”之道。他們行動時幹練、迅捷,不為感情所左右;退避時,能審時度勢,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機會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