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廢待興,要改善烏縣人民的生活水平,莫小飛需要很長時間,雖然縣衙官職架構已經搭好了,但順利運轉起來,從上到下,帶領烏縣百姓致富,莫小飛得認真考慮各種措施。
就眼前來講,莫小飛還有兩件必須處理的事情,蘇藝和蘇青青,這兩姐妹都被官司纏身,自己不出麵幫這二人,怎麼能給二人真正的自由。
廖大勇收到鐵二的消息,簡直不敢相信,他隻是一名普通得衙役,少林俗家弟子學成之後好不容易謀到的一份差事。
大清國內等級森嚴,廖大勇就沒想過衙役身份真能成為有品階的官吏。
當上了典史,廖大勇可不像別人一般享樂吃喝,而是挖空心思把縣獄管理得有條不亂。
蘇藝並沒有馬上放出來,事事有始便有末,莫小飛並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循私枉法,一切都得公平公道。
鐵匠鋪的老板狀告蘇藝,案子什麼時候了結,莫小飛那時再放人不遲。
但好酒好肉招呼著,蘇藝倒沒受什麼委屈,每日用飯時間,蘇藝都和廖大勇同桌吃飯,隻要不離開縣獄,在牢裏任由蘇藝折騰。
蘇藝狼吞虎咽著,吃飯對他來講好像隻是一種形勢。
廖大勇愣了愣,別的囚犯飯菜本就不多,所以細嚼慢咽的,就怕吃完之後還沒嚐出味道,蘇藝倒好,吃得快,動靜大,所有牢房的人都貼著牢門看過來,露出羨慕妒忌的神情。
廖大勇身邊一名衙役小心說道,“蘇兄弟,慢點兒,飯菜都還有很多,您在這裏是隨便吃的。”
蘇藝沒有回答,大口將飯吃完之後放下筷子,“行了,飽了,時間寶貴,我還得回牢房裏製作東西,你們慢用。”
即使在牢裏,蘇藝也沒放棄製作工具,伍裏河和胡躍南在外邊兒籌劃著醫館的事情,他也不能落後於人。
廖大勇搖了搖頭,“這小子,幹勁兒真大。”
身邊的衙役提醒道,“典史大人,一會兒議事堂知縣大人召集說事兒,您可別忘了。”
莫小飛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頭一把也該燒燒了,張懷安在任時舊的規矩也該改改了。
既然當上了知縣,那就得帶著烏縣百姓共同致富,今日的會議,便是要布局整風,讓烏縣迎來一個新的時代。
如今莫小飛不用再住包子鋪了,搬進了縣衙的後院兒,這裏有大屋子,還有大書房,大院子,清風雅靜,更加怡神爽心。
自己的吃穿住用行都是縣衙的公款,莫小飛也算真正過上了無憂無慮的好日子。
進了議事堂,縣丞午良家、巡檢鐵二、典史廖大勇都到了,坐在自己對應的椅子上互相說鬧著,烏縣的縣衙從未有過如此的團結,大家都沒有猜疑之心。
“聊什麼呢。”
莫小飛坐了下來,在外便聽到三人融洽歡談。
鐵二說道,“大人,咱們在說午縣丞的婚事兒,這次一定要大辦,那他過去那悍婦看看,咱們午縣丞不僅官複原職,還娶了個比她溫柔漂亮百倍的姑娘,讓她悔去吧。”
廖大勇也是有種解仇之感,“對,就得這樣,知縣大人親自做主婚人,多有麵子。”
莫小飛舉手壓下,道,“好了好了,婚事看好日子通知咱們,現在不提這事兒了,我當這知縣已經三日了,想了很多,廢舊立新,今日是時候宣布新規矩了,我要讓全縣百姓知道,張懷安已經成為過去,撥開烏雲現青天,艱苦的日子以後不會再有了。”
莫小飛有些著急,規矩一天不改,百姓就得多受一天的災難。
於是連發了三道縣令!
第一道,減免賦稅,不該收取的分文不收,應收的在原有基礎上減少五成!
第二道,禁止縣衙中人收受稅金以外的好處和賄賂,若有發生,一律扣發半年俸祿,若好處超過五兩銀子,直接從縣衙除名!
第三道,鼓勵百姓從事耕種和商業行為,無銀兩的,可先從縣衙借取,利息按市麵最低價收取!
午良家拍了拍手,道,“好,妙,知縣大人的三道縣令,直擊舊俗的根本,減免賦稅為百姓大減負擔,嚴禁收取賄賂,讓官吏官差各正其職,最後一條扶持百姓生產耕種,讓百姓可以憑雙手勞作過上好日子。知縣大人體恤百姓,午良家在這裏代表烏縣三千人丁謝過大人!”
言畢之後,午良家起身作揖,在這烏縣看了太多的悲劇發生,絕大多數的百姓生活在窮困線,連溫飽也沒有得到解決,沒想到眼下正如他所願,縣裏迎來了一位為民謀福祉的正義知縣。
感謝老天,官場並非一片烏黑,總有這種仁人義士,也算看到大清國有複興的一絲契機。
“午縣丞,你何必如此,我能當上這知縣,盡些綿薄之力有什麼不對,這些都是我該做的,怪隻怪過去的官員太過享樂,沒有人把百姓之苦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