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5北京金融業之我見(1 / 2)

2015北京金融業之我見

投資縱橫

作者:袁海霞

2015年,隨著經濟企穩,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北京金融業增速將略有回調,預計全年增長11%以上,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2015年,雖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自貿區試點推廣中金融加大力度改革將分流首都部分金融資源;北京市依然處於政府債務償還高峰期將加大金融風險等,但整體上,北京金融業仍將保持平穩增長。貨幣政策保持穩健,貨幣供應量相對穩定;全市經濟緩中趨穩,結構調整繼續推進,企業效益有一定改善,市場主體資金需求保持平穩;隨著存款利率可能放開、民營銀行試點擴大等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推進,資金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將有所提升;多項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措施效果逐步顯現,資金通道市場進一步打通,市場實際融資成本相對2014將會降低,地方融資平台的規範清理也將降低金融風險。

此外,金融街西擴、CBD東擴以及麗澤金融商務區等發展新區建設將進一步拓展金融行業發展空間,提升產業發展容量。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也將增加對北京金融行業的需求。根據信貸增長以及行業的利潤指標初步推算,2015年北京金融業增長有望達到11.5%,增速較上年略有回落。

整體效益有望繼續改善

2014年,雖然宏觀經濟放緩,但在金融改革創新推動以及一係列微刺激政策作用下,北京金融業增長較上年有所加快。金融業實現產值3310.8億元,同比增長12.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1.3個百分點,占GDP比重15.5%,比上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為2005年以來的同期最高水平。

金融業效益指標加快增長。1-3季度,北京市金融業分別實現收入和利潤13226.9億元和8598.3億元,同比增長20.8%和22.3%,分別較上年同期提升13.3和5.6個百分點,其中,收入增速達到2010年8月以來的新高。

2015年,隨著民營銀行或將試點擴大等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滬港通開通等資本市場領域改革創新加快落實,金融業整體效益有望繼續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率市場化以及資金脫媒快速發展等多元衝擊下,占北京金融四分之三的銀行業淨息差縮減,將持續壓縮其利潤空間。

行業發展態勢不一

2015年,北京金融各行業發展繼續呈現分化態勢。

銀行業發展較為穩定。雖然存在債券等直接融資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理財分流信貸資源、監管機構加強監管等影響,貸款利率市場化後非銀行機構競爭也更為激烈,但銀行自身加快產品開發以及非信貸業務不斷創新發展將帶動銀行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證券行業或將加速。行業創新發展勢頭不減,股票發行注冊製改革、資產證券化和融資融券範圍擴大等將促進相關業務規模加快增長。企業並購重組管製不斷放鬆,投資、並購、重組等活動活躍度提升,將帶動北京投資谘詢、投行等業務加快增長。新三板正式施行做市轉讓製度,將促使券商盈利模式轉型,促進相關證券業務保持較好發展勢頭。隨著行業創新改革加快,資本市場相對將有一定回暖,交易量上升帶動營業收入、利潤回升,從而帶動行業較快增長。

保險業平穩較快增長。隨著北京市居民消費理念轉變,保險市場化深入推進,財產險保費收入穩步增長,人身險加快增長將帶動總體保費收入較快增長。預計保險市場產品、保費期限結構會發生略微變化。分紅型產品將逐步減少,固定回報產品和保障型產品將增加;躉繳保費將逐漸減少,期繳保費和續期保費將逐漸增加。

信貸總量增長穩定

2015年,雖然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直接融資通道更為多元化,使得實體經濟對信貸融資的依賴將有所降低,但隨著國家和北京市經濟緩中趨穩、宏觀經濟熱度指數上升、新機場等重大項目的推進,資金需求將相對平穩,銀行業景氣有所提升;貨幣供應將保持適度增長,北京市信貸總量將保持穩定增長,增速相對去年將保持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