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製造向智造的升級(1 / 2)

製造向智造的升級

投資區域

作者:李焱

以“高科技高產值、低汙染低排放、帶有研發性質高競爭力”的高端製造型企業為主的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成立四年來,各項工作快速推進,高精尖產業聚集效應日漸突出,基地建設取得顯著成果,進入探索升級發展的新階段。

而中關村新興產業前沿技術研究院的建設,為房山打造首都高端製造業新區找到了新途徑,也從根本上為基地未來發展由高端“製造”向科技“智造”的升級版打開了智慧的窗口。

四年時間 玉米地裏建起新城

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是房山“兩軸、三帶、五園區”產業戰略布局中五大園區之一,同時也是北京市著眼提升首都高端製造業水平,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抵禦經濟風險能力,促進首都南部地區科學發展的重要戰略承載地。

自2011年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成立以來,圍繞長安汽車、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等大型央企,依托中關村引進優質“高精尖”產業項目,破解資金難、手續難、拆遷難等製約基地發展的不利因素,取得了一係列可喜成績。

目前,基地規劃麵積由最初的4.85平方公裏擴至7平方公裏,催生了首都高端製造業新區定位和竇店組團概念,率先納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並與中關村實現無縫對接。僅僅四年多時間,一個業城融合的新城從一片玉米地裏拔地而起,閃耀在京南大地。

記者了解到,2014年1至10月,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內包括長安汽車、京西重工、金朋達、國能電池、海斯特項目等五家投產企業共實現工業總產值約77.16億元,稅收突破3.49億元,解決就業約4200人。隨著中關村遴選的博曼迪汽車科技、航峰科偉、九州一軌、美景環保等優質項目的入駐,基地目前初步形成了以長安汽車、中國北車為龍頭,以奧祥通風、九州一軌、博曼迪汽車科技等優質項目為補充的“高精尖”產業結構,產業聚集效應日漸明顯。

其中,長安自主品牌汽車新車型cs75上市以來,受到消費者廣泛認可,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麵。2014年底該車型市場銷售已突破7萬輛,長安也憑借不俗成績成為基地發展的龍頭。基地另一重點項目中國北車目前正在進行項目調整,計劃引入軌道交通裝備集團,重點發展城鐵、地鐵、高鐵等軌道交通車輛,進軍國際國內兩大市場。經中關村推薦入駐的奧祥通風項目,產品以城鐵、高鐵的通風設備為主,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50%,訂單已經預定到了2015年底。此外,經中關村推薦的美景環保、航峰科偉、博曼迪汽車科技等等項目,都是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占地規模小的優質項目,發展後勁十足。

探索高端製造“升級版”新路

“智造”是製造業發展的最高形態,是“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過渡的必由之路。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不僅強調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汙染、低排放、強競爭力的建園標準,更注重依托北京地區的創新研發能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為加快產業集群的形成,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園區產業鏈合作,增強企業快速學習和持續創新能力,協助企業實現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合力打造一個高標準的園區“智造”平台。

一方麵,基地利用製造業全產業鏈的競爭特質,優化資源配比,吸引投資,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體係;另一方麵,實現對科技成果的即時轉化,高效率轉化研發創新成果,提高研發所帶來的本地利潤。

在取得初步發展成績的同時,基地始終沒有停止發展思路的探索,一直致力於思考未來發展的方向,尋找打造“升級版”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徑。

可以說,中關村新興產業前沿技術研究院的建設,為基地未來發展打開了智慧的窗口,為打造升級版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開啟了科技創新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