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1 / 2)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財富故事

作者:王璐

“我們之間的關係就像婚姻,我之所以能夠在北京生活這麼多年,是因為我當初‘嫁’到北京來,我就沒想過要離婚。我希望多子多孫地發展下去,心態如此,就會走得長久。” 寶健(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李道在形容企業和員工、企業與其所在的投資環境之間的關係時做了這樣有趣的比喻。

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猶如一塊磁鐵般吸引著眾多海外投資者的目光,他們紛紛看好這片擁有巨大發展空間的市場,這其中就有寶健。自1995年進入中國,作為北京第一家直銷企業成立至今,李道帶領他的企業拾級而上,實現了經營業績19年的持續增長。在經曆了行業政策的幾輪調整和國際金融危機等各種考驗之後,“持續增長”更顯得尤為珍貴。

“情定終身”的選擇

當年的李道從斯坦福商學院畢業後在美國從事過貿易工作,之後幾年輾轉在亞洲的幾個國家從事健康產業直銷。而一直以來,父親對李道的要求就是有機會一定要效力於自己的祖國,適逢其時寶健向李道拋出了橄欖枝,使得這樣的“姻緣”一直存續到今天。盡管當時寶健提出的條件並不是最優厚的,但李道卻有著自己的考量:第一,寶健公司希望在中國建立一個長期銷售的渠道和品牌,這樣的長期發展戰略不同於其他許多投資者盡快收回成本、完成贏利的短期目標,恰好與他自己的長遠發展規劃不謀而合;第二,寶健給了他很大的空間,他可以安心地代表公司向董事會負責,完成彼此間的良好互動。

決定你是什麼的,不是你擁有的能力,而是你的選擇。李道與寶健“兩情相悅”的選擇成就了彼此。“寶健最令我感到安慰的事情就是給了我一個相對寬鬆的財務政策支持,免去了我很多後顧之憂。我可以自豪地說,到今天為止我沒有向銀行借過一毛錢。建成這麼大的廠區沒有向銀行抵押貸款,一個CEO最安心的事情就是不用借錢。”李道提及的廠區,就是在2008年落戶於北京亦莊的寶健亞太區營運總部暨寶健研發及生產基地。該項目累計投資總額超過4億元人民幣,占地麵積5萬平米,目前業已成為北京最大的健康產業集團之一。李道在談到為何選址北京時說:“當時在全國進行考察的時候,很多地方在國家級優惠政策之外又開出許多其他優惠政策以招商引資,隻有北京堅決執行國家政策,沒有再給出其他額外的政策。執行這樣公開的標準,代表的是一種信心,這讓我感覺北京很‘正’。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對我們非常重要,而北京就是最好的選擇。”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采訪中李道提及最多的是,多年來,寶健在中國確立的是長久發展目標和方向,要紮根在這裏,始終圍繞這樣的初衷努力尋求發展。在尋求最佳解決方案的時候,這樣的信念成為了李道應對一切問題的法寶,無論從企業自身的發展還是企業對社會的回饋,寶健都站在國內外資健康產業的金字塔尖:營業額在資本額中占比、公益捐贈在營業額中占比均在全國名列前茅;企業利潤留在國內用於持續發展的比例在全國領先;企業連年納稅超億元,位居行業納稅前茅;寶健投身公益18年,累計公益捐助超億元……

許多國外的直銷企業抱怨國內的行業政策、直銷環境不好,甚至在利用政策的變化,以不規範、不正當的手段搶占市場,進行誇張宣傳炒作,但誌存高遠的寶健憑借穩健誠信的經營,19年來,始終腳踏實地行走在正統規範的直銷道路上。

盡管任何企業都希望在行業內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但在李道看來直銷企業是個例外:“我再三強調,直銷公司本身就不該是個高調的公司,在國際直銷領域的情況也是大抵如此,這是由直銷行業的性質決定的。傳統銷售渠道中花費最大的就屬廣告成本,直銷就是將傳統銷售渠道中節省出來的利潤轉成直銷員的收入,依靠的就是口碑相傳。很多人說我們低調,但我想是本應該就是這樣子,如果高調反而不符合直銷初衷。”

李道還為記者講了一個故事:2003年中國遭遇“非典”,在“非典”時期寶健生意大好,甚至有幾款產品脫銷,尤其是提高免疫力的產品牛初乳。疫情持續爆發的過程中,全世界原材料價格漲了10倍,雖然寶健和原材料廠家簽了合約,但隨著市場價格的飛漲,原材料廠商無法按照承諾的價格提供原料,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如果寶健按照原價去賣產品就會麵臨虧損,而公司因為有對消費者的承諾,不能隨意漲價。在進退兩難之際李道向董事會請示產品是否繼續銷售,“董事會詢問我的意見,我主張從道義上應持續供應,這其實真的是一個艱難的抉擇,賣,就意味著虧損,但令我感動的是董事會尊重了我的意見。”李道回憶說, “雖然在這筆生意中我們虧損,但我們很自豪也很坦蕩,寶健並沒有趁火打劫,發國難財。”在許多人看來應該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麵前,李道選擇了道義、選擇了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