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和七年,廣親王擁兵自重,與朝廷重臣結黨營私,蓄意謀反。帝震怒,身為皇室宗親,不敢沫皇家恩德。反因自己的野心使朝野動蕩,百姓不安。竟還想謀害天子,此等大過,實在罪無可恕,天理不容。
然聖上感念廣親王平定戰亂之功。更念是先帝之子,帝之手足,不忍使謀奪性命,撤廣親王黃帶子,宗親玉碟,貶為庶人,終生圈禁。與其相幹的大臣均以謀反罪革職斬首,其家眷一律同罪論處,這一年,護城河外的水紅了兩個月。
三個月後,廣親王罪中自裁,帝聞,悲痛不已,賜以親王之禮厚葬,然帝悲痛過度,竟不慎病倒。經太醫診治,帝仍不見起色,此時,欽天監中有人進言,京中殺戮之氣太過,須有皇宗尊貴之身為其祈福祝禱,以求化解冤魂。
祥壽宮,宮殿中公主,妃嬪,太監宮女黑壓壓的跪了一大堆,但卻個個低頭不語,宮殿正中坐這一位婦人,雖以年過四十,但保養甚好,加上今日穿著一身暗紫錦蜀,雍容華貴,倒顯得她才三十好幾。
但是,她眉目緊蹙,眼緊巴巴的盯著下麵跪著的常寧公主,她不開口說話,底下的妃嬪們倒也是不敢動的,雖然在這殿中已跪了小半個時辰了,但樂常在是個活潑好動的,能跪著不動這麼久已經是極限了,她偷偷的抬起頭,越過前麵的妃嬪朝殿中的婦人看過去,她偷偷的瞧了好一會兒,發現殿中的婦人隻盯著前麵的常寧公主看,於是她偷偷的扯了扯跪在她前麵的儕嬪,小聲的問:‘姐姐,為什麼太後隻盯著常寧公主看’。儕嬪默然朝她揮了揮手,示意她安靜。
樂常在撇了撇嘴,收回了手,揉了揉自己的膝蓋。旁邊跪著的玫貴人聽到她們的對話,靜悄悄的朝上麵看了一眼,沉默了半響,忽然跪出,高聲道:‘啟秉太後,嬪妾認為常寧公主是最合適的人選’。聽聞此言,太後終於收回看向常寧公主的目光,轉的看向剛剛進言的玫貴人,跪在前麵的儷妃,即刻出言附合:‘太後,長寧公主乃先帝嬪妃皇貴妃吳氏所出,深受先帝疼愛,若由常寧公主前往國寺祈福祝禱,必定能夠化解京中殺戮之氣,帝也能早日龍體康健’。
太後收回看向玫貴人的目光,轉而看向常寧公主,出言問道:‘常寧,你的意思呢’?常寧公主將身子往地上俯了俯,回道:‘兒臣若能以一己之身為大晉效勞,實屬萬死不辭,但自從額娘過世後,兒臣身體每況愈下,實屬有心無力。恐要辜負皇額娘美意了。’
太後默了默,見此,玫貴人反言道:‘啟秉太後,欽天監大人們說,去國寺祈福祝禱須得身份貴重之人才可,長寧公主雖身有病疾,但卻是先帝最寵愛之人,論及身份貴重,想必也無人能比的過了,再者,帝病重,由其帝妹前去祝福祈禱,方也能顯其誠意,望常寧公主莫要推辭。’
常寧公主瞥了她一眼,緊接著咳漱了兩聲,向高位之人言道:‘母後。兒臣實在是有心無力啊。’見她這般推諉,太後心頭難免有火,怒道:‘常寧,玫貴人所言甚事,你雖身患病疾,但你帝兄也身之病重,你深沫皇恩,卻對祝福祈禱之事百般推諉,莫非你也想做廣親王那般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