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攻前夕(1 / 2)

莫蘭尼公國這次的進攻,規模一點也不小,幾乎所有數得上的強家也集中起來,已經是總決戰的規模了。

事實上,這次也真的是總決戰級的攻擊,而且不止是莫蘭尼公國,還有黑暗精靈的地下世界丶獸人大草原丶矮人坑道丶精靈森林丶哈齊尼公國和艾倫聯邦等勢力,也猶如早就約定好的一般,同時向龍族軍發起反攻!

人類從來也不知道,或者說包括黑暗精靈在內的五大智慧種族丶以及獨角獸和巨人甚至人馬和龍豹等強戰種族同樣不知道,原來他們,本來就有抗衡龍族的實力。

龍族沒錯是天生的完美種族,但是也因為他們太完美,從身體到靈魂也幾乎達到了完美的體內循環,所以他們在無需依靠進食來吸收外界力量以外,也難以釋放出在自身體肉完美循環的能量。這裏指的並不是龍威丶龍息那種攻擊力量,而是指來自靈魂和身體本源的能量,亦即是用以誕生下一代的本源能量。

所以龍族雖然強大,但是出生率卻極為低下。因此,即使每一個個體也擁有漫長的壽命,龍族還是沒能壯大起來。

而智慧種族所走的進化路向,卻跟龍族截然相反,讓族群以數量取勝。

原本,在龍族的絕對力量麵前,數量再多也沒有任何意義,然而「智慧」的出現,卻讓這種平衡也被打破了。

有了「智慧」,即使是原始戰力低下的人類,也有了發展的無限可能!

以「修練」的方式,把自身身體優化,並吸納外界能量,最終也同樣能夠達至完美境界。人類,以及其他智慧種族,也紛紛出現了這種被稱為「最強者」,足以跟龍族比肩的強大存在!

而在「最強者」出現以後,各大種族的爭鬥,也從明刀明槍的戰爭,轉為更加隱蔽也更加陰險的政治外交角力。隻有獸人仍然崇尚武力而已,就連矮人也在跟人類的交易中,不可避免地學習到了不少外交技巧。

這一方麵是因為技術和知識的提升,讓各勢力終於意識到戰爭雖然是最直接有效,同時卻也是損耗最大的鬥爭方法。另一方麵,就是「最強者」所擁有的威懾力所致。

試想如果像拉爾文和妮納妮拉那樣的最強者,在自己境內大開殺界的話,造成的破壞絕對比天災還要更可怕。

所以各勢力之間的鬥爭,就開始提升到力量層麵上了。

然後,各勢力的整體戰力,卻開始下降。雖然過程緩慢,但是以曆史角度來看,其實千年以前的最強者數目,對比艾倫聯邦內戰之前的和平時期,幾乎多了一倍。

以精靈和黑暗精靈千年前的驅逐戰爭為例,當時精靈和黑暗精靈雙方,均擁有五名以上的最強者。

導致力量衰退的,並非各種族素質下降,而是因為缺乏競爭。

當「最強者」被當成了戰爭儲備之後,不但最強者本身,就連有機會晉級最強者的高手,也受到各方勢力的嚴密關注。以拉爾文為例,自從他晉成最強者以後,直到艾倫聯邦跟亞尼法蘭王國開戰之前,他也未逢敵手。不是世上沒有跟他同級的強者,問題是當時跟他同級的另外三名強者,分別是亞尼法蘭王國的冷色舞者·妮納妮拉丶月光叢林的史萊姆女王·希琳以及柔葉叢林的叢林凶獸·迪尼洛,他們之間一但開戰,不論勝負也勢必會牽起兩大勢力的戰爭,牽連甚廣。

其實就連晉級最強者之前,早在實力達到強戰隊高端之後,拉爾文可以盡情戰鬥的機會,就已經大幅下降。除了因為可以不涉及勢力問題放手較量的同級高手本來就不多以外,其實強戰隊高端的強者,已經可以穩穩地在軍中擔任薪金豐厚還具備特權的強戰隊隊長職務,或者也可以自行創建傭兵團擔當團長,就算在強大的頂級傭兵團之中,也至少可以擔任幹部級職務。在和平時期,還真的沒有多少人願意進行生死相搏的決鬥。

所以在那個時期,除了拉爾文這幾位天賦奇才的天生強者以外,大部分賦有潛質的強者,其實也紛紛在強戰隊高端左右就停下了修練的腳步。不但沒有那個動力,而且在沒有相應對手的情況下,單靠潛修就能夠實力大增,本來就是特例。

其中,甚至還有像艾爾那樣,富有潛質卻沒有興趣修練的人。如果當年莫蘭尼公國沒有淪缺,以艾爾的性格和人生取向,他絕對不會把心力投放在個人修練人,就算真的修練有成,恐怕也要是數十年以後的事情了。

然而戰爭的爆發,終於把這個情況徹底改變,強者不再是戰爭儲備,而是真的要投放到戰場上的戰鬥人員!

原本沒有對手的強者,紛紛在戰場上找到實力相符而且可以放手以殺意對戰的敵手。原本沒有動力的強者,更是在愛國或者競爭心態下,重新燃起修練的鬥誌。就連原本不喜歡爭鬥的潛質者,也在大勢之下被迫加入戰鬥,為了自保而必需加強自身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