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作者:何建濤

天天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出門,這叫時髦。動物界也有這樣的時髦一族,它們會根據環境、季節及心情的不同,來變換“外衣”(皮膚)的顏色。一會兒綠,一會兒黃,一會兒又成了紅色,五顏六色,煞是吸引眼球。

觀察

動物中鼎鼎大名、頂頂時髦的要數爬行動物變色龍了,它的大名叫“避役”,大有避免苦役,不出力就能有收獲的意思。它會依據周圍環境的顏色,決定“穿”相似顏色的衣服,然後隱身其中,不見頭尾,耐心等待,一旦獵物出現,它的長舌頭便會以1/25秒的閃電般速度,一下子將獵物卷進嘴裏(題圖),吞進肚中。就算樹葉綠分多種,樹幹更是顏色各異,避役都能隨機應變,隨時變換體色,真是時髦極了!由於它善變色,於是,吃穿不愁,不出力也悠閑自在!

雨蛙也是個變色能手,身體顏色會隨季節、溫度和光線的變化而改變。冬天變成深色,夏天變成淺色;光線強時,呈翠綠色,光線暗時,變成土綠色,絕對時尚呀!

時髦動物陸上有,水中也有。鰣魚是種小型魚類,生活在礁石或珊瑚叢中,也很時髦。當要躲避敵人或要捕食獵物時,“衣服”顏色會隨環境的不同而變換。當它要藏身色彩斑斕的珊瑚叢中時,體色就會變得五彩繽紛;但當要隱身在土褐色的礁石中時,又會換上土紅色“外衣”;遊近海底黃色沙堆時,身體就會變成土黃色,不瞪大眼睛仔細分辨,很難察覺出,真是“孫悟空拔毛——變化多端”呀!

就連生活在海邊的甲殼類動物——海蟑螂,也會“察顏變色”。它爬上深色岩石,體色變深;登上淺色礁石,體色變淡,沒這點時髦的絕活,小小的海蟑螂怎麼能保護自己呀!

探究

動物為什麼要變色?有的為了覓食方便,有的為了躲避敵人。那麼,它們是怎麼樣變色的呢?科學家經過長期研究發現:膚色的改變,是色素細胞在作怪。比如變色龍,它的皮膚裏每個色素細胞中有紅、黃、赭、綠4種色素,受到外界環境顏色刺激時,相同的色素就會產生擴張。身處綠色中時,綠色素便會布滿細胞,膚色自然變成綠色。時髦動物變色的奧秘,原來藏在皮膚下的色素細胞裏呀!

發明

揭開動物變色秘密以後,科學家得到很大的啟發,模仿動物變色原理,把高濃度的顏料包裹在一種凝膠微粒中,當受到熱、光、電等的刺激時,會變幻出不同的色彩。

有一種“智能玻璃”,常溫狀態下是透明的,豔陽高照時,顏色會轉深,像是戴上了太陽眼鏡,能起到遮陽降溫的作用。還有種會“變色”的衣服,也可以根據溫度、光線的變化,改變自身的顏色。更有“變色塗料”,使得房間裏的色彩早晚不相同哩!

變色動物,引發出這麼多變色產品的發明。動物,絕對是科學家的老師,也是發明家的老師,它們身上可學的東西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