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典說走就走,次日便無視射雕劇情離開臨安府。
考慮南宋暫時不能亂,楊典踏步金國境內才開始劫富濟貧搜集戰略物資。私屬空間是好玩意,楊典沿金國南京路轉一圈就輕鬆籌集三千噸糧食和無數鐵器金銀等原材料。金國南京路因為糧食失竊一陣雞飛狗跳,令楊典非常意外的,糧食失竊案愣是被官吏貴族縉紳層層聯手遮住,他們寧肯內部處理也不上告。仔細想想也在情理之中,碩鼠吃糧是國家慣例,如果引來高層追查,南京路不少官吏都得現出貪墨原形,還不如另想一個更可信的理由。
南宋經濟基礎極好,如果能夠忽略宋軍屢戰屢敗的無能現狀,未嚐不是百姓渴求的和諧盛世。金國境內的經濟與之對比就差了很多,尤其地在淮北的山東西路和山東東路,黃河奪淮帶來的水旱災荒令沿途百姓苦不堪言,到處都是衣不遮體的狼狽流民。楊典沒有同情心泛濫督促金國官吏救災,徑自直走山東西路群山之間的泰安州萊蕪縣。
萊蕪縣東北群山腳下,楊典激活晶瑩白球外掛,隻見空間輕微震蕩三五秒,7205隻仿生智能機器人憑空現世。兩千一百仿生智能機器人自行組織成軍,沒有軍號也沒有必要有軍號,它們彼此智能聯網共享視野共享情報,隊首狀況瞬間傳到隊尾,隊尾命令即時傳到隊首,21世紀信息時代的效率也比不上他們。
種田要有規劃,時間單位是基礎。楊典無意奉南宋正朔,更不可能采取金國紀年,於是改選幹支曆法用立春、驚蟄……小寒等節氣為月首,並將1195年改為新曆1年。
新曆1年10月10日,楊典激活七千兩百仿生智能機器人,令其就地平整土地建設臨時軍營。與此同時,數十名仿生智能機器人四散,繪製萊蕪縣三維地圖,監察萊蕪地方官員動靜。仿生智能機器人骨骼肌肉與人類相同,唯一區別在於其大腦攜帶超級計算機級別的輔腦核心,能將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迅速轉換成三維數據,並可上傳到服務器與其他仿生智能機器人分享所見所聞。幾十名仿生智能機器人走一圈,就可輕鬆得到萊蕪縣精確地形圖,效率遠超21世紀。
私屬空間裏有兩千套偷來的金兵軍服軍械,仿生智能機器人偽裝成金兵封鎖軍營周邊,當地百姓紛紛畏懼不敢言,萊蕪縣官遣小吏拜訪也被一句國家機密擋回去。軍營選址在港裏河北,此地雖是一片薄田卻也有主,奈何金兵向來蠻橫,其主人不敢找楊典分辨是非,萊蕪縣官更軟硬皆施逼迫其人忍氣吞聲。如此,楊典假借金兵殘暴名聲,簡簡單單奪來軍營周邊土地的所有權。
仿生智能機器人可以吃主神空間的免費盒飯,不必消耗劇情世界有限糧食資源。其本身有21世界全才科學素養卻又肯耕田挖掘,這樣任勞任怨高素質可是劇情世界土著辦不到的。仿生智能機器人勞動效率極高,挖窯燒磚、鑿木冶鐵,不畏寒風苦幹數月,軍營就粗具雛形。萊蕪縣官期間也情知不妥,嘿,世間哪有這樣和善的金兵?可一則怕事,二則鴕鳥心理,隻要這支“金兵”沒有正式叛亂,何必惹一地雞毛?若是逼急,他們造反豈不害了自己,索性隻當沒看見。
與單人穿宋不同,七千兩百名智能機器人共享21世紀科學理論,總能超越時代局限找到較優方案解決現實問題。火繩槍到核彈,鐵軌到高鐵,都不存在技術難關,問題唯在於工業人口匱乏。除了一幫仿生智能機器人精英,劇情世界的人類全是不懂數理化的文盲蛋子,高的高,低的低。沒有二十年時間苦熬別想把他們教育成材,縱然條件再放低點,短期掃盲加職業教育,恐怕也得三五年時間才堪一用。
當然,擴張還是必須的。
好鋼用在刀刃上,既然軍營粗具雛形,就不能再將仿生智能機器人這樣高精尖人才浪費在伐木除草等雜活。似鐵礦煤炭運輸、土方挖掘、農田水渠等等低門檻苦活,劇情世界土著還是可以幫忙的嘛。
注解[1]:金庸世紀新修之後,射雕主線時間劇情自洽卻仍與曆史嚴重衝突,選定1195年可最大程度緩解曆史事件時間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