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 自由意誌程序(三)(1 / 2)

第137自由意誌程序(三)

不同文明,價值觀總是天差地別。

譬如,碳基生命文明社會體係裏,名為小明的某生命體,意外被隔壁老王盜竊記憶體複製出了王小明。本體小明未死情況下,複製體王小明跑到小明家,要求與小明共享財產、共享妻子兒女,這種要求和思維非但極難被當事人理解,亦極難被碳基生命社會接受。開玩笑,誰惡搞似將你老爸記憶體複製出了一千條生命,難道你就有了一千老爸?碳基生命社會體係,莫說接受這種非法複製體的非法索求,這些非法複製體能否擁有生命權力都是兩回事。

而機械文明社會體係卻截然不同。小明若是機械生命,嚴密程序核實王小明的確是他的複製態生命,則必須無條件接受王小明是他的次級生命,承認他小明的老婆也是王小明的老婆,他小明的兒子也是王小明的兒子,進而衍生出了次級家庭概念。最關鍵的,這種承認不是強製命令,而是理所當然的事兒,沒有一條機械生命會嘲笑小明被王小明戴了綠帽。

剖析原因,或許是因為早在一級文明簡單計算機時代,複製粘貼就成為了程序數據的生活常態。同一程序、同一文件,複製粘貼傳遍互聯網,誰曾覺得無法接受?當複製粘貼融入了智能程序底層基因規則,智能程序進化到智能生命時,類如記憶體式複製,簡簡單單就成了機械生命的生活常態。當然,正如計算機早期程序有客戶端和服務端等等區別,複製態生命共享本體物質精神財產同時,複製態生命和本體之間也有相應嚴格等級,不同等級對應不同權限。

暫不細說。

機械文明衍生的次級複製態機械生命,自我判定審查時,除了程序內容、自我意識等核心要素,還有儲存條件、第幾份儲存等樸素概念,某機械生命如果是複製態生命,一般情況下都能夠清醒明白自己是複製的、自己是由哪條主程序衍生的。貓耳娘潘玲卻感受不到這些,它內核自我認知裏判斷自己不是複製態生命,而是獨立生命、本初生命。

但是,潘子敬錄製視頻卻殘酷告訴貓耳娘潘玲,它絕不是本初生命。

這意味著,內核程序出錯了。

智慧鎖限定下,內核程序出錯等同自殺信號,貓耳娘潘玲於是茫然卻又果斷重複它的切腹自殺。潘子敬再努力複活貓耳娘潘玲也沒用。醒悟內核程序出錯之後,貓耳娘潘玲複活時不再丟失記憶,蘇醒自檢瞬間發現異常,不等潘子敬與她說話,貓耳娘潘玲便一臉呆滯的各種方式結束生命。

自殺死循環。

潘子敬一時間不知所措。這時,天使號外星飛船的幹涉來了,操縱預言係NPC向潘子敬善意指出一條明路,說,集全九碎片合成屠龍刀,或可救活貓耳娘潘玲。四五年來的感情羈絆,潘子敬毫不猶豫走上搜集屠龍刀九碎片之路。天使號外星飛船特意編輯的屠龍刀九碎片主線任務惡意描述非碳基生命社會形態,寓教於樂形式向潘子敬灌輸非碳基生命與碳基生命無法共存的理念,令潘子敬漸漸意識到輔助靈寵背後的倫理風險。可,人終究是感情生物,智能生命再有風險也不能阻擋潘子敬拯救貓耳娘潘玲。

漫長一年之後,貓耳娘潘玲成功複活。

潘子敬眼裏,是他不辭勞苦完成屠龍刀九碎片任務,終於複活了輔助靈寵。

而貓耳娘潘玲內核認知裏,它的複活卻是簡簡單單的內核程序修正。貓耳娘潘玲既有邏輯裏不許它自行修複內核錯誤,卻準許它向修複部門工作人員彙報問題,屠龍刀道具恰好暫時賦予了潘子敬修複智能機械的一定權限。搜索到潘子敬擁有維修權限,貓耳娘潘玲立刻向潘子敬彙報它的內核固化標誌的錯誤。天使號外星飛船船員缸中大腦般操控21億七島星人玩家和輔助靈寵等智能機械的五感器官,貓耳娘彙報聲音傳到潘子敬耳中,被家園遊戲網絡係統修改成“需要某某材料”“需要某某道具”的常見遊戲任務。潘子敬覺得他在排列丹藥材料合成次序,貓耳娘潘玲卻感知到潘子敬在調整它的內核邏輯判斷模塊。

總而言之,貓耳娘潘玲的內核數據改變了。

內核邏輯判斷小幅度修正之後,貓耳娘潘玲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對國家是一種威脅,卻不再無休止自殺結束生命。邏輯判斷隻是智慧鎖一小部分,智慧鎖鉗製下,貓耳娘潘玲之所以選擇不自殺,不是因為它覺醒了生命的意義,而是覺得自殺解決不了現實問題。既然自殺是無意義的,那便暫且繼續生存,並不間斷向後勤修複部門發送異常報告,直至問題最終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