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九麵山。蒼青色的起伏群山,一座疊著一座,像大海的波濤,在雲霧繚繞中,若隱若現,無窮無盡地延伸到遙遠的天盡頭,山腳下,一條小溪涓涓地流著,像是一條飄動的綠綢。溪水順著山穀流入靈都鎮溪頭村,哺育著村莊一代又代純樸的村民。
靈都,絕對是一處隱在深閨的人間仙境,這裏四處環山,東是青峨仙,南是五峰仙,西是九麵山,北是神農穀,層層疊疊的高山圍繞著一個小盆地。四處峽穀縱橫,山高林密,構成了雲霧滋生的天然條件,一座座巍峨的山峰,長年在雲霧飄渺中若隱若現,抬眼望去,高山深處猶如天庭,充滿了莊重與神秘。
靈都,華夏楚地,山川毓秀,人傑地靈,這裏可以說是中華的龍脈,誰占據了靈都鎮就可以雄霸武林,統領江湖。清新的空氣、甘甜的山泉,靈秀的仙山,在此仙境的哺育下習武學文,天地合一,靈竅開通,事半功倍。不但如此,靈都鎮還憑借天險,易守難攻。重疊的山峰多數是原始森林,杳無人煙,隻有幾條小道通往鳳凰縣府。
青山派創始人正雲道長一統江湖後,成為武林盟主。憑借高深的武功與地勢天險,歸隱西峰仙,潛心修煉,廣教門徒。他在桂城設置五壇分別是:五峰壇,青峨壇,神農壇,齊雲壇,西峰總壇。各壇由壇主總管,門徒眾多,遙相呼應。每年的八月十五,江湖各門各派都要到桂城朝拜,接受編製與教誨。青山派還定期每年六月初六舉行比武,選撥優秀人才,調往江湖各門各派中駐守。幾十年間,掌控武林,江湖各門派無與爭鋒。
雖然時值明代崇禎十二年,貪官橫行,暴吏無數,北旱南澇,天災人禍,百姓哀鴻遍野。但唯獨靈都鎮卻絲毫不受外界影響,開始呈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景氣,集貿市場車水馬龍,小商販生意紅火,孩童在街上喜氣洋洋;總管神廟朝拜的遊客絡繹不絕。
盛夏,六月,清晨。通住五峰仙的小路上,兩旁的樹枝伸展,綠蔭遮路,陽光透過飄渺的雲霧,柔柔的照在樹上,從樹葉間的林蔭照射下來,像繁星在空中閃爍,晶瑩美麗,行人走在路上卻感覺不到絲毫的炎熱。偶爾傳來幾聲鳥的啼鳴聲劃破了山穀的寂靜。忽然,一陣幽幽的笛聲從遠處傳來,似乎忽遠忽近,夾雜著馬蹄聲……
笛聲近了,悠揚的在山穀回蕩,如癡如醉,讓人突覺似在深睡中的夢境,貪婪的品味每一個旋律與音調。一行人馬從小道走近,一位中年壯士騎馬走在中間,雙手托著長笛,古銅色的臉龐,透著棱角分明的冷俊;烏黑深邃的眼眸烔烔傳神。他正是五峰壇主胡遠風。走在最前麵的是一騎白馬,騎馬的是一位的妙齡少女,秀雅絕俗,肌膚勝雪,身形苗條,長發披於背心,用一根粉紅色的絲帶輕輕挽住,一襲白衣,鮮花一映更是粲然生光,待她轉過身來,才見她方當韶齡,不過十八歲年紀,嬌美無匹,容色絕麗,不可逼視。她是壇主胡遠風的千金胡筱語。還有其他幾位全部是胡遠風的弟子,分別是大弟子高雲,二弟子鍾海橋,三弟子周兆雲,四弟子林海。他們都是五鋒壇眾多弟子中挑選出來的頂尖人材,要去齊雲山參加青山派一年一度的比武。
五峰山離齊雲山不過兩百裏,但全部是徒峭的山間小道,青山派比武設在遠離百裏之外的齊雲山。從五峰山去齊雲山要經過靈都鎮集貿市場、仙田鎮與同樂鎮。
靈都集貿市場處於三江交彙處,分別是發源於九麵山的西江,神農穀的東江,青峨仙的洋河。按照民俗,每過三天便是逢集市的日子,四裏八方的小商販便會挑著自家的各種商品來集市擺賣,更多的是當地的百姓也趁機去選購生活須要的用品。
胡遠風一騎六人來到靈都鎮時已是中午,胡筱語很少下山出遠門,已是路途勞累,饑渴難耐,看到集市上琳琅滿目的商品,自然是新奇不已,她翻身下馬,東瞅瞅,西看看,開心的不得了。隻是,她發現很奇怪,這裏的路上的人怎麼都眼勾勾的盯著她,那眼神盯上了就好像不動了,很多男人竟然連手上的活都停了下來,呆呆的看著,胡筱語臉都紅了,趕緊審視下自己,沒發現自己有什麼不對啊,她疑惑又惱怒的轉頭向旁邊的四師哥林海嘀咕:“他們盯著我幹嘛?”林海隻是微微一笑,並不答話。胡筱語生氣的罵道:“一群傻子”。此時,胡遠風轉頭對幾位弟子說:“天色還早,我們停下歇息一會再趕路”。幾個人聞言後翻身下馬,牽著馬向靈鎮街道,來到最繁華的四靖街,街口處是靈鎮最大的“名都酒樓”,光看酒樓門口人流進出絡繹不絕知道生意的紅火。一行人剛來到酒樓門口,店小二就老遠的從店裏迎出來了,扯著嗓子喊“客官裏麵的請,包您滿意”。胡遠風環顧了一下四周,突然發現了什麼似的,皺了皺眉,卻徑直向鈄對麵一家門牌“溫潤客棧”走去。其他幾人也牽馬跟著壇主走進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