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護衛隊》漫威英雄的太空首秀
觀點
作者:蘭若
從金色大字片名到幽默風趣的對白,再到拯救宇宙的情節,漫威的《銀河護衛隊》在宣傳方麵恨不得處處與《星球大戰》(尤其是《星戰4:新希望》)形成對比。不出所料,兩部電影最終也的確相去甚遠,這在某種程度上反倒是個好消息。
迪士尼明年將用《星球大戰7》來重啟這一經典係列,而導演詹姆斯·岡今年這部別出心裁的太空冒險電影則從中借取了幾個小角色,正好算是恰到好處的熱身,影片也可能就此開啟另一個新的係列。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銀河護衛隊》應能贏得不錯的國內票房以及豐厚的海外收入。
《銀河護衛隊》最早是漫威1969年推出的漫畫係列,主角是一群31世紀的奇葩英雄。該係列標誌著漫威旗下角色首次進入外太空領域。然而公平地說,本片所承載的內容還是要遠超過與《星球大戰》的少數雷同之處,其與《奪寶奇兵》和喬斯·韋登的科幻犯罪片《衝出寧靜號》更是毫無可比性。詹姆斯·岡和妮可·伯爾曼聯合創作的劇本從動作冒險片和科幻電影類型中借用了一些橋段,且運用得輕鬆自然,製造了不少笑點。總體來說,編劇用富有特色的場景和栩栩如生的人物精心構築了一個足以自圓其說的太空世界。對於市場而言,更重要的是影片中情景喜劇式的幽默,以及拿不同角色身體開的小玩笑,這也消解了科幻電影傳統的高冷腔調,拉近了其與一些非科幻迷的距離。盡管有些時候,影片過多的笑點偶爾也妨礙了其劇情的進展。
時下,選角成功與否無疑是這樣一部商業電影的關鍵。克裏斯·帕拉特過去出演的電影並不會讓人看見他就尖叫“動作巨星”,但在本片中,其滿懷熱情地披上了超級英雄的戰衣,且用萌萌噠喜感磨平了男主角奎爾的棱角。女主角方麵,盡管索爾達娜的表演並未向我們透露一絲半毫角色的內在動機,但這位出演過《阿凡達》和《星際迷航》的女演員對科幻動作片確實是太輕車熟路了,可謂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演繹一名足智多謀的奪命殺手不在話下。片中許多戲仿經典的橋段則都交給了火箭浣熊一角,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全CG角色由布萊德利·庫伯配音,派頭頗為拉風。與之相對,範·迪塞爾獻聲的樹精格魯特在片中隻是重複著僅有三個字的同一句台詞,全賴聲調的差異來表達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對銀河世界令人身臨其境的描繪,在很大程度上是仰仗了一支頂尖的技術團隊。雖然偶爾也會出現違反物理定律的狀況,但電影中的大多數畫麵仍然逼真得震撼人心。在強烈的視覺衝擊下,劇情不時變得次要。音樂在其中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10CC樂隊的《我沒在談戀愛》《逃之夭夭》《櫻桃炸彈》和大衛·鮑伊的《摩納哥白日夢》等曲目在片中頻繁出現,也為緊張的動作場麵中增加了幽默的複調。
然而,影片的過猶不及之處也時有出現,例如監獄一段和最後的終極決戰都顯得稍微冗長了一點。此外,當這夥由罪犯和騙子組成的烏合之眾起身去拯救銀河係時,他們的表現也實在是太過無私高尚了一點,可信度似乎不那麼牢靠。當然了,半嚴肅的戲劇手法似乎本來也非《銀河護衛隊》的用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