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領航融媒體 開啟遠洋戰略(1 / 2)

領航融媒體 開啟遠洋戰略

品牌

四年,天視衛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視衛星”)的辦公地位於北京國貿附近,但天視衛星的眼光已經放在更廣闊的遠方。

2010年,國家大力推進文化體製改革,6月,整合社會資源的天視衛星正式掛牌,角色定位於“天津衛視非新聞類節目的內容提供商”。在很短時間內,天視衛星助力天津衛視在全國排名挺進前五,迅速提升了天津衛視的收視、品牌和平台價值,成為廣電機構體製改革的標杆之一。

2014年,體製改革的紅利已漸被時代的發展所稀釋,“融媒”成為新的概念股。

“融媒體時代,台網聯動和新媒體給內容產業開辟出一片廣闊的藍海,但這個藍海不在近海,而在遠海、深海。天視衛星的發展也將由近海走向遠洋,從聚焦天津衛視到麵向全國市場,從傳統市場走向新媒體等新興市場。”這是第一次,天津衛視總監、天視衛星傳媒股份公司總經理孔令泉公開闡釋他的“遠洋戰略”。

在融媒體時代,深化機製改革,壯大團隊力量,開發3.0內容產品,在全國市場和新媒體領域搶占製高點,這將是天視衛星的新目標。

戰略 開啟新思路

“作為一個股份製的內容創作公司,天視衛星的視野不能僅局限在天津衛視本身。”前瞻性地謀劃“企業”的發展路徑,對經濟專業出身的孔令泉來說,已經成為一種慣性思維。

一套班子,雙軌運行,天視衛星和天津衛視彼此的命運息息相關。“成立之初,天視衛星的體製基因和傳統媒體就是完全不同的。”天津衛視副總監、《從天降》總製片人孫鐵麟表示。

天視衛星的掛牌成立讓天津台的製播分離有了具體的市場主體。大膽引入社會資本,實行公司化運營,設立工作室製度,實現內部管理扁平化,形成有效的競爭機製,天視衛星從無到有的四年也是天津衛視迅速崛起的四年。2010年底,天津衛視收視率全國排名從第12位躍居第7位。2011年上半年開始,天津衛視收視穩居全國前六。2012年收視挺進全國前五,2013年更是穩居全國前五。在日益變化的媒體競爭環境中逆勢突圍,2014年上半年更是憑借節目、劇目等特色內容多次達到全國同時段排名第一的高收視與關注度。

“初期,這種聯合發力的確對天津衛視的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天視衛星和天津衛視相切分,也是深化體製改革的一部分,未來大家可能會看見改革的步伐。”孔令泉表示。

在孔令泉的設計中,“遠洋戰略”包括兩個方麵:第一,“識時務”。融媒體時代已經開啟,體製改革、台網聯動,尤其是新媒體內容的開發,使得內容市場的空間變得更加遼闊,漸成“遠洋”。以衛視為中心的節目市場在媒體融合的趨勢下,則變成了“近海”。“近海,也是紅海;遠洋,才是藍海。”

第二,“謀全局”。天視衛星自身的發展需要從“近海”走向“遠洋”。一方麵,天視衛星將嚐試突破以衛視為中心的產業經營策略,麵向全國市場,尤其是進軍新媒體,生產2.0、3.0的內容產品;另一方麵,天津衛視也是個開放平台,歡迎其他衛視的團隊或者其他社會公司的團隊,來承載天津衛視的業務,在這個平台上和天視衛星公司競爭。

在孔令泉的戰略布局中,天視衛星將成為越來越獨立的市場運作的經營實體,通過內容的拓展,帶動渠道的拓展,從而產生新的經營的模式。

工作室 激發新力量

“我們的團隊一直低調做事,第一次讓他們整體亮個相。”孔令泉表示,天視衛星成立四年以來,旗下團隊已經初具規模,仍在繼續成長,他們在節目、電視劇、產業開發上,“往往能做到一些別人做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