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情義無價(2)(1 / 3)

記得初次離家上大學,等我從想家的眼淚中逃脫出來,便與同寢室的一個溫柔沉默的川妹子形影不離了。她常靜悄悄地坐在一旁不言不語。她英語特棒,我對她又喜歡又佩服,拉著她在校園裏東奔西跑,又偷偷問她怎麼學好英語的。她說很高興有我這麼個快樂活潑的朋友,能為她驅趕心頭的鬱悶。於是有了教室裏的討論,有了校園操場上無盡的知心話,有了上小吃店共嚐川味的滿足……女孩子湊在一起就愛吃點什麼,出去散步,逛商店總免不了買點瓜子、花生糖什麼的解解饞。開始我總是搶先付賬,她要還我替她出的那一份,就被我狠狠地瞪一眼,覺得她褻瀆了我的感情。

她說我很瀟灑,很灑脫,我也從來沒有謙虛一回。漸漸地,她習慣了,我卻越來越別扭了。看著每月超支的賬單,我體味到了錢的艱難。都是花父母的血汗錢,為什麼老讓我出?這個細微而頑固的憤怒,在我們每一次愉快玩樂之後便輕輕咬著我的某根神經,想趕趕不走,想揮揮不掉,最後不得不承認自己原來並不灑脫也不瀟灑,一樣會斤斤計較,精打細算。就這樣,我日漸疏遠了她。她敏感地察覺到我的冷淡,不再邀我同行。

我失去了一個很好的朋友,但也因此而獲得兩位能夠真誠相待的知己朋友。

我第二位女友敏感而細膩,很善解人意。每次出門,如果我為她付了路費,她會代我買午餐,保持著雙方支出的平衡。後來在一次閑聊中,談起中國人的“虛偽”禮儀,我說, “錢乃身外之物,不能太在乎,但也不能不在乎,人與人之間可親而錢不親,親兄弟最好明算賬,要不總不是長久之計。”她說: “就是,中國人最愛把感情和錢扯在一起,結果大家都不舒服。”此後,我們從沒模糊過錢的界線,坦然地分著彼此,連一毛錢也大大方方地借還,又親密得如同姐妹。我第三位好友是個極聰明、清高驕傲的女孩,雖然出身貧寒,卻從不看重錢,極珍視友情。她喜歡主動付錢,毫不吝嗇。對她我不敢貿然分清賬單,隻找機會搶先付錢,有時她覺得我是有意的,還會翻個白眼。我總是坦然一笑,說:“人嘛,應禮尚往來,總不能老讓我的朋友請吃吧。”她也釋然一笑。至今,我們心照不宣,坦誠地共同承擔著共同的花費。

在好友之間,隻要自然坦蕩地對待,雙方會形成很融洽協調的關係,今天你請客,下次吃飯就應當我掏錢,雙方對這種關係欣然接受,錢這難處理的問題也就不成問題了。然而在初次相識,在涉及錢的時候,就不能太坦率地分清賬單,更不能太執拗地去付你那一份。那樣做會顯得你不把對方當朋友看,顯得你過於斤斤計較,過於小氣。記得我第一次與一個同學出去逛街,在一家店裏吃排骨麵。我付了賬,她接著要還我一塊三毛錢,又隻有一張五塊的,我不收(因為我沒零錢找,即使有零錢找我也不能那樣做,那不顯得我太小氣嗎?)她堅持要給,在大街上扯來扯去,弄得我很尷尬。老實講,當時我很不高興,我感到此人太小氣,不可交。假如她當時要還我錢我不收,她說:“那好,這次你請我吃麵,下次我請你吃餡餅。”我會樂於接受的。如果我當時會說話,說一句:“算了,這次我請客,下次你請我就得了。”她也會接受的。因為這樣做,在雙方心理上都形成了平衡,都不會給對方形成過於斤斤計較、過分見外或愛占小便宜、愛白吃的印象。當然這是事後諸葛亮,如果在當時想到這一點,也許又多了一個朋友。

總之,友情是人生中很珍貴的情義,情義無價也並非是說朋友之間可以不分彼此,而是應該小心翼翼地保持著某種距離,尤其在金錢方麵,更應該各自承擔各自的費用,隻有記住情義有價才能做到情義無價,並長久地維持下去。

心靈感悟

隻有記住情義有價才能做到情義無價,並長久地維持下去。

善待婚姻

許多人都把自己想像為一隻鳥,對於婚姻,則是令人悵然的圍城了,外麵的鳥想飛進去,裏麵的鳥想飛出去。可飛出去以後呢?還得從一座圍城走向另一座圍城。婚姻就是婚姻,不是尋求一雙合腳的鞋,可以隨意調換,隻要有人民幣就成。婚姻是以感情來流通的。因此,善待婚姻,就是善待自己那顆多情的心。我不想離婚。在走入婚姻之前,我已經曆過一段好長好長的日子,路上有坎坷、有荊棘,甚至懸崖峭壁,這一切都被我克服了,最終的鮮花——那朵嬌豔欲滴的愛情之花,至今教我夢縈魂係。那條並不太長的路上,鋪滿了真誠,澆鑄了心血和汗水,並且將我一生的執著,都豎立成一個個醒目的路標: “我愛。”為了婚姻,我是以生命和追求作為賭注的,得到了真愛,我就不會是失敗者,婚姻為我營造了一個小小的港灣,愛情的溫馨,會讓我受用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