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岐山哨子麵(1 / 2)

大明王朝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朝會,此次朝會使大明王朝的民主化進程取得了飛躍性的進步,在後來司馬遷寫的《史記》續集上,稱此次事件為不鳴新政。

其實我隻是將每個奏折拿出來,讓劉瑾當眾念出來,請滿朝文武來裁決,對於有疑義的,就舉手表決少數服從多數。

開完這次會,我告訴群臣:“朕很忙,往後不可能每次朝會都來參加,朕不在的時候內閣可以依照民主的方式代理朕主持朝會,就這樣,都平身吧,往後沒事別整逼宮的事,搞得朕跟個昏君似的。”

我總算拋掉了一個小包袱,下完朝,劉瑾向我報告,王陽明已經在TJ港組織去北宋的船隻了,他也馬上過去,準備好了會給我打電話。

現在最緊急的就是梁山那幫人的事,我得去看看,給他們留一部李為民給我的超級手機,到時有緊急情況也可以隨時聯係我。

在皇宮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我帶著秦舞陽又穿越到了北宋,給吳用留了一部手機。

吳用問我:“大概能來多少救兵?”

我說:“兩三萬吧,再多的人也沒法運過來。”

吳用皺眉道:“人數還是遠遠不夠啊。”

我說:“我們現在比那些北宋的將領多出了一千年智慧,咋就不能玩個以少勝多呢?曆史上這樣的事不少啊。”

吳用搖搖頭道:“雖不少,但幾千年曆史也沒有幾件以少勝多的戰例,這種事何其難也,不光要人數少的一方有位智慧超絕的將領,還需要敵人的配合。”

我不解地道:“敵人的配合?”

“敵人不配合,哪個名將能有以少勝多的本事,曆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哪個不是人數多的一方出現了重大失誤,我們不能將取勝的機會放到敵人身上。”

“那怎麼辦?”要讓我弄個三十萬人來抵抗三十萬的北宋官兵,難度也太大了,不說交通工具了,過來吃飯都是個問題。

吳用道:“這樣吧,你去找下諸葛軍師,把我們的情況向他說一說,看他有沒有好辦法,他若沒辦法,我們就隻能聽天由命了。”

在旁邊一直沒吭聲的秦舞陽說話了:“我有個辦法。”

我奇道:“你有啥辦法?你一個武將,怎麼學人出謀劃策了。”

秦舞陽目光堅毅道:“我的辦法很簡單,刺殺了對方主將就行了。”

這家夥是個刺殺專業戶,我直接忽視掉他的話,對吳用道:“那行,我就去找一趟亮叔。”

吳用對秦舞陽倒是客氣,說道:“先別說刺殺對方主將有多困難,即便成功了又如何,說不定他們會派個更強大的主將過來。”

告別了吳用,我又帶著秦舞陽去三國找諸葛亮。

路上秦舞陽問我:“不鳴你告訴我,我和荊大哥當年刺秦成功了沒?”

我如實告訴他:“沒。”

秦舞陽的臉色變得有些慘白,等了一會兒,再問道:“我當時表現的怎樣?”

秦舞陽眼巴巴的滿眼期待著望著我,就像一隻可憐的小狗等我給他喂食物,我想如果告訴了他實情,這小夥可能會崩潰掉,我思考了一會兒告訴他:“你的事曆史無記載。”

秦舞陽長舒了口氣。

我說:“你不是想曆史留名嗎?怎麼說你曆史無記載你也不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