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後,我才開口問他:此前我跟你說的那個人獨自前往神山的事情,你和英桑上師說了沒?
那小喇嘛一邊幫我收拾碗筷,一邊點頭道:說了呢,英桑上師已經打電話給市裏的搜救隊了,另外還安排了幾個師兄去尋找,不過呢,施主,小僧說句不該說的話,估計很難找到呢。
我微微點了下頭,沒再言語。
古語有言,一善擋千災,無論這是否流出於宗教信仰,可出發點畢竟是好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路的權利,既然如此,那也怪不得別人。
隻是從道德點出發,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話總是沒錯的。
然而,我們卻忽略了另外一件事情。
一直到天黑,瑛桑上師安排去搜救的人也沒回來。
隨後從藏市搜救隊那邊得到了消息,神山的側峰在下午時候發生了一次雪崩。
害人害己。
從我這麼一個俗人的角度來看待,最終給下了這麼個定義。
如此在老伽馬寺待了幾天,雪也連續下了幾天,站在廂房樓頂之上遙望,遠處的神山似乎已經與腳下的白雪連成了一片,這種程度下,如果長時間盯著看,很用以患上雪盲症。
藏市的搜救隊已經於前天晚上返回了,如此一來老伽馬寺的僧人與那位旅行者已經沒了生還的可能,寺裏上下似乎對於失去了幾個同伴並沒有表現的太過於悲傷,依舊是像開門做生意一樣每天接待著朝聖的信徒眾。
我的腦海裏不禁浮現起佛家的一個較為符合的典故。
佛問弟子,一人死與一眾人死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哪一種?
弟子答曰:一人死是己死,一眾人死一眾人死,如果可以選擇,自然是選擇一人死。
佛卻搖頭道:其實這沒什麼道理,世間所謂的生並不一定是真正的生,所謂的死也並非一定意義上的死。
我們的生死在很多程度上並不是自己能左右的,所以無論選擇哪一種都是不對的。
對於這一點,我此刻非常讚同,就像佛祖當年未成佛前可以割肉飼虎一樣,隻要心存善意,無論是一人死還是眾人死,都是有價值的。
正當我感慨之餘,忽然間我的餘光中出現了一個黑色的小點,由神山方向緩慢走來。
我心裏一震,難道是?
那黑點在大雪中尤為顯眼,當他越走越近時,我幾乎可以肯定是最初進山的那個旅行者。
心裏不禁歎了口氣,很多時候都是這樣,人明明的好像的想去幫助別人,結果自己卻糟了殃,這還沒完,最後別人發現那個人根本不需要去幫助,而這又說明什麼呢?
可話又說回去,善良的出發點總歸是好的,生活不能扼殺善良,是因為尚存在於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