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經典收藏《對花槍》
《戰山門》
(羅煥唱):站在山口等又等,
望穿青山又幾重。
猛見山坡旌旗動——
爹爹快來!山上下來兩員大將——
想必是我爺爺來把咱迎。
(羅鬆唱):上馬加鞭山口進——
(史大奈):呔!
擋住娃娃且慢行!
(羅鬆唱):馬上拱手開言問,
請問二將尊姓名?
(史大奈):聽了!
俺本是燕山立擂的史大奈!
(尤通):聽了!
俺本是打劫皇綱的將尤通!
(羅鬆):二將!哈——
二次拱手禮恭敬,
說於二將恁試聽。
北平王本是我的父,
隨母親認父到山中。
(史大奈):呸!
瓦崗寨哪有你的父?
(尤通唱):你的父本是老楊林,
你是詐降的兵!
(羅煥唱):狠一狠要了爾的命——
(羅鬆):嘟!嗯——
擋住羅煥你且慢行!
瓦崗寨與咱無仇恨,
可不能傷害他性命。
二將請起恁莫心驚,
來來來恁隨我進南營。
(史大奈唱):我看不是詐降計,
(尤通唱):叫我看也不象楊林的兵。
(史大奈唱):你說咱兩個去不去?
(尤通):叫我說?不去!
(羅煥):呸!去不去?
(羅鬆):嗯——
(尤通唱):看來不去是不中。
《打繡鞋》
(薑桂枝唱):孫女——
(孫女):奶奶!
(薑桂枝唱):摻我來!
有老身我居住南陽地,
離城十裏薑家集。
老爹爹自幼習武藝,
老母親賢德稱鄉裏。
未生多男並多女,
所生老身獨自己,
起名諱我就叫薑桂枝。
大比年文帝爺開科舉,
普天下的舉子赴考期。
有一個淄川小羅藝,
他行走路過薑家集。
也是他一路風霜經不起,
疾病臥倒俺的家廟裏。
老爹爹清早村外去,
看見了羅藝命在旦夕。
老爹爹把他的病治好,
在客廳以內擺宴席。
小丫環上繡樓她對我講,
她言說姑娘啊咱府內住了一位俊公子。
帶領丫環隻把繡樓下,
我到在屏風以後偷相女婿。
我看他一場大病剛痊愈,
卻還是精神奕奕不痿迷。
講話通文又達理,
濃眉大眼他的相貌齊。
觀罷了羅藝我的心歡喜,
到後堂我找母親去把話提。
我言說女兒年長十九歲,
我還願在娘的跟前孝順你。
娘啊娘啊娘啊你可懂的——
女大當婚男大當娶,
哪有這一輩子不嫁人的老閨女?
老母親解開了我的話中意,
叫了聲桂枝她笑嘻嘻。
前廳的小公子名叫羅藝,
論歲數他才二十一。
說起來男大兩歲也般配,
可惜是外鄉之人不相宜。
我一聽俺的娘她不願意,
我的臉一沉頭一低,
哼了一聲我扭過去,
拗著個脖子我發脾氣,
那小嘴兒噘的能拴住個驢。
老母親一見我生了氣,
急忙忙於我父前去商議。
二爹娘從下了這件親事,
就命俺二人拜了天地。
那一日俺夫妻花園去玩耍,
槍刀劍戟擺的齊。
他問我何人在此練武藝?
我言說這些兵器都是為妻我耍的。
薑門的花槍是絕技,
你要是願學我教給你。
花槍教給他七十二,
還有那三十二路沒學齊。
隋文帝二次開科舉,
羅藝上京心切急。
我送他二門以外大門裏,
我這知心話兒對於他提。
我言說身懷有了孕,
還望你先把兒的名字起。
他言說生男叫羅鬆,
生個女的起名就依我的妻。
奴的夫進京前去應試,
那一年,哦哦是甲子年閏二月八月十五,
天明寅時生下我的羅鬆兒。
自從羅藝進京去,
雁渺魚沉可無有信息。
羅鬆兒年長到二十七歲,
我於他定親娶了妻。
兒媳婦她也是將門的女,
生下了小孫孫和孫女,
薑門的花槍都學齊,
可稱得弓馬嫻熟四海無敵。
我的羅鬆兒先中秀才後中舉,
對子馬報喜來在薑家集。
俺那親戚鄰居都來賀喜,
屋裏院兒裏擠得滿滿兒哩。
這一個誇俺的羅鬆好,
那個說老媽媽我是個有福哩。
我正與鄉親來談論,
從外邊跑進來我的羅鬆兒。
他言說聽見人家街談巷議,
說他是有娘無父的兒,
隻說得老身我心悲淒。
與羅藝分別時我才二十二,
老身今年我六十一,
你沒想想四十年的日子俺咋過的?
俺母子抱頭淚如雨,
來了個走外的鄉親送信息。
他言說看見我那老羅藝,
他現在瓦崗寨上舉義旗。
俺舉家這才把南陽離,
帶孫女和兒媳家郎院公和仆女,
潑千山涉萬水白發蒼蒼我找女婿,
那外人知道是啥道理?
我命羅鬆下書去,
不見回來我心起疑。
老身打坐帳篷裏——
(羅鬆唱):我見了老母親細說端底。
參見母親!
(薑桂枝):罷了!兒呀,書信可曾投上山去?
(羅鬆):這書信麼——投上了!
(薑桂枝):你爹爹可曾下山迎接我們?
(羅鬆):這——母親哪!孩兒到在那裏將信投上,等了多時,從山上下來兩員大將,破口大罵,是出言便殺!
(薑桂枝):啊?兒呀,你可曾出言不遜?
(羅鬆):兒不曾!
(薑桂枝):我兒可曾魯莽無禮?
(羅鬆):兒我不敢。
(薑桂枝):哦,如此說來,是他等無禮了?
(羅鬆唱):母親哪!羅煥兒生擒兩員將,
帶回營來稟娘知。
(薑桂枝唱):他不講理咱講理,
帶過來二將問詳細。
(羅鬆):我母有命,二將進帳!
(史大奈、尤通):走!
(史大奈唱):老太太傳命叫咱去,
(尤通唱):不知是凶還是吉?
(史大奈唱):走進了帳篷內雙膝跪——
(尤通唱):我給你磕頭再作揖。
(史大奈):伯母娘你好吧?你紮實吧?
(薑桂枝唱):口叫伯母恁是哪個?
把恁的名字對我提。
(史大奈唱):伯母娘!小侄名叫史大奈!
(尤通唱):伯母!我的名字叫尤通前來問候你!
(薑桂枝唱):二位賢侄恁快請起——
(史大奈、尤通):多謝伯母娘!
(薑桂枝唱):老身有話問端底。
二將!
(史大奈、尤通):伯母娘!
(薑桂枝):我來問恁,我來尋找恁那羅伯父,你們兩個為何堵住山寨動起武來了哪?
(史大奈):哎呀這這這——唉,伯母娘!
伯母娘的書信下到瓦崗寨——
(尤通唱):眾弟兄歡蹦活跳忙起來。
又披紅又掛彩,
還給你準備下個轎八抬。
正說下山迎接你——
(史大奈唱):老伯父擋住把口開!
他說這是詐降計,
叫俺哥倆打下來,打下來!
(薑桂枝):啊?他為何這樣的狠毒?
(史大奈、尤通):這這這——
(尤通唱):唉伯母娘!羅伯父太不該,
山中招了一個女裙釵。
羅成的母親秦瓊的姑,
成了你羅煥的後奶奶,後奶奶!
(薑桂枝):羅藝,你個老狗啊!
(史大奈、尤通):走走走!
(春紅、秋菊):回來!跪下!
(薑桂枝唱):怪不得四十年來沒信息,
原來他在外另娶妻。
認不認可盡在你,
你又差二將他來對敵。
罷罷罷,我放恁回山去——
(史大奈、尤通):多謝老伯母!
(薑桂枝):回來!
(春紅、秋菊):回來!
(薑桂枝唱):我有心放恁回山去,
對不起羅藝個老東西。
伯母娘我把南陽離,
我給恁捎些好東西。
叫春紅——
(春紅):在!
(薑桂枝唱):和秋菊——
(秋菊):在!
(薑桂枝唱):興興咱的老風俗,
每人每恁打他四十繡鞋底!
(史大奈、尤通):伯母!伯母!
(羅煥):過來!
(薑桂枝唱):再打他四十也於恁羅伯父他捎回去。
(史大奈、尤通):伯母!伯母!
(薑桂枝唱):打二將為的是羞羅藝,
叫羅藝下山來他來親自對敵。
(史大奈唱):忙叩頭抽身起,
(尤通唱):謝伯母賞的好東西。
(春紅):出去!
(史大奈唱):每人每打咱四十繡鞋底——
(羅煥):走!
(尤通唱):你四十我四十共合八十咱倆的。
(史大奈唱):還有四十——
(尤通唱):是伯母於伯父捎的貴重禮!
(史大奈唱):啥東西?
(尤通唱):繡鞋底!
(史大奈、尤通唱):可苦了咱兩個捎信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