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問題研究(1 / 2)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問題研究

銀行分析

作者:周敏 張敏

【摘要】隨著“大資管”時代的來臨,基於當前居民有財可理,理財意願不斷增強的微觀背景,如何增強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競爭優勢需要在解決發展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提升。本文基於對烏魯木齊市客流量較多的市區銀行網點進行走訪調查,並對城鎮居民發放理財調查問卷。發現商業銀行個人理財還存在一些問題,並提出參考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問題

一、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現狀背景

2013年6月1日,通過新《證券投資基金法》的正式實施,標誌著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將告別牌照壟斷,打破了證券、保險、銀行、基金、信托之間的競爭壁壘,使資產管理行業進入全麵競爭、混業經營的大資管時代。基於這種行業背景,銀行理財這項中間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已成為各家商業銀行大力發展的業務之一。

截至2013年二季度末,銀行理財產品市場保持著高速增長。據統計,122家商業銀行共發行20473款理財產品,環比上升24.65%。與此同時,銀行理財市場的存續規模達到9.85萬億元,成為我國財富管理市場上僅次於信托業的第二大資產管理行業。在貸款利率完全放開後,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作為一種漸進的存款利率市場化的“推手”,也需加快轉型。根據專家分析,銀行理財產品需從當前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向結構性和資產證券化產品演進。

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問題分析

通過對新疆烏魯木齊市市區客流量較多的商業銀行進行走訪調查,並對該市城鎮居民發放問卷,取得一手資料。根據調查分析,就烏魯木齊市而言,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還存在一些問題,並提出可行性參考建議。

(一)商業銀行對理財業務知識的宣傳力度不夠,居民了解理財產品途徑較單一

基於近幾年全國理財購買熱潮,新疆城鎮居民理財積極性也逐漸增高。根據調查數據顯示,烏魯木齊市中等收入居民居多,且購買意願較積極:雖然僅有19%的城鎮居民會主動到商業銀行谘詢理財產品,但仍有45%的人願意在專業理財人員的引導下,了解並購買理財產品。由於目前居民對理財產品的了解途徑較少,且購買客戶羊群效應嚴重。客戶都是跟隨同事或鄰居的推薦去購買理財產品的上班族。

(二)營銷模式缺少地域性,中低端客戶選擇產品範圍較少

目前,從商業銀行的營銷角度來看,大多數銀行都在努力爭奪高價值客戶,因此忽略了中低端客戶。截止到2012年,烏魯木齊城鎮居民可自由支配的人均收入是18385元,同比增長13.9%,但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新疆經濟發展較落後,總體上高收入客戶占比較低,暫時不適應緊抓高端客戶的理財定位。

通過對烏魯木齊市城鎮居民的調查分析,其中經常購買理財產品的客戶以工薪階層居多,占到47%。目前隻有少數商業銀行為中低端客戶提供的理財服務和產品,選擇範圍相對較少。因此個人理財服務的“準入門檻偏高”在一定程度上抑製了部分有理財需求的群體。另外,“門檻”過高使得客戶對理財品牌尚未形成依賴,導致客戶對理財品牌的忠誠度不高,成為商業銀行流失客戶源的關鍵。

(三)新服務模式應用局限,其他機構分流理財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