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興衰秦因政法酷刑過重導致二世亡國;兩漢四百載壯大我漢人聲勢。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定治國理念,但卻禁錮氏族百姓思想。尤其武帝萬年效仿始皇尋求長生不老,有過之而不及。縱然如此,但我華夏卻在這個時代盛名遠播四海。”
治國之道需文武兼備一張一弛。始皇、武帝都是崇尚武力之人,且好大喜功,雖在當代威震八荒、卻給身後繼承人留下了亡國的伏筆。治國之道需文武兼備一張一弛。武力解決並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但若黎民處於強敵環繞之中,外患不平、又如何能安居樂業?故此父皇英明,改革體係、廢除舊製。確立以三省六部製為新的官員體係,避免沿路阻塞不能及時聽到群臣建議。同時開科舉擴大寒門子弟的仕途便是為我大隋續存國力,培養精英。
“先生問我,如何梳理河山,治理國家、任用賢臣相比而下,落於下乘。若先生擔心我窮兵黷武,生性好戰會讓天下百姓生靈塗炭,在水生火熱中生存,大可不必!鞏固國力、知人善任是帝王必須要做的。選用賢臣輔佐讓黎民百姓生活富足,國泰民安,誠然!今日我楊廣便告訴先生,楊廣必生所願便是竭盡全力複我大漢生威!讓我漢人閃耀華夏神州!”
趙小川振振有聲的言辭深深刺動了三人的內心。沈光深受感染,感覺全身熱血沸騰,恨不得立馬跟隨其掃平胡虜突厥。魏征沒想到趙小川說出這樣一番激烈犀利的言語,著實感到震驚!細細品味其中包涵的思想,在觀看此刻趙小川英武冷峻的臉頰,恐怕要改變他的想法很難。這與自己的想法有些衝突,但有不能否認趙小川所說並無道理。魏征心中掙紮,不知該不該答應這麼一個好戰廝殺的未來天子。
劉文靜顯得冷靜穩重,臉上未露任何神色。心裏是讚同還是否定,趙小川看不出來,這些都不重要。對於自己剛才能夠一口氣說這麼多,自己也感覺有些驚訝。但是趙小川並不後悔。即使為此失去眼前收攬兩人的機會,也不在意。吐露了心中想法,渾身感覺暢快了許多。這也是長久以來壓抑在心中的一塊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