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部落中,他的騎術、射箭從來都是第一。不光如此,他的父王為了讓他變強、為了以後和漢人戰鬥給他請了不少漢人名師,教他漢人的琴棋書畫、禮儀風俗。他刻苦好學,不僅學藝出眾折服了授課他的所有老師。並且自己還鑽壓兵法謀略。漢人的兵法他甚是喜愛,尤其那句‘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隻有清楚自己的對手是什麼樣,才能找到克敵有效的方法。但是這一切遠遠不能滿足他那顆充滿熱血的雄心。所有的書都讀的差不多了,該學的、該練得他都能掌握精髓舉一反三。他的父王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教他的。就在他以為自己足夠強大、可以帶領自己的子民重返故地時,他的父王給他帶來了一個人。
從小到大他一直沒有師傅。他的父王每次教他也隻是講解下該避免的錯誤,隻講一遍其餘的靠他自己努力拚搏。隻要不死,他就不會放棄。為了學習搏殺、他來到深山老林隻帶了些幹糧,身臨其境的麵對野獸。搏殺過黑熊、老虎、野豬。回到部落時遍體鱗傷奄奄一息,他的父王隻是讓人給他包紮了傷口,其餘的一概沒問。他的箭術冠絕草原、百步穿楊在他十二歲便已做到。教他的漢人儒生,有時甚至被他反問的瞠目結舌。所以他沒有師傅,也沒有人可以做他師傅。直到這個人的出現。
中年人,四十來歲左右,長得平平淡淡。外貌並不出眾,唯一讓他感覺有些奇怪的就是這個人左手少了一個指頭。少的是大拇指。從第一眼看到這個人時,他的內心就不平靜。這個中年人的眼神一潭死水,仿佛整個世間都不能引起他的興趣。但是當他看你的時候,眼睛隱藏的那種氣勢、那種火焰一下子能讓你沉迷進去。當時他就沉迷了。幸好那個中年人隻是看了他一眼後,就沒再看。恢複了剛來的那種死氣。
“以後你就跟他學習了。記住、他就是他的師傅。對待師傅的禮節、想必你也清楚,現在就行師徒之禮吧。”父王淡淡的說道。
“師傅在上、徒兒統葉護拜見師傅。”按照漢人的禮儀,他給這個從沒謀麵,不知深淺的師傅行了師徒之禮。從此他有了師傅。
有了師傅後,他的父王再也沒管過他。他的一切行動都由他師傅安排。這對於一個年少輕狂、雄心勃勃的少年來說不是好事。他想要反抗、他想要證明自己很強大,強大到根本不需要學習不需要師傅。但是他沒能如願。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能有誰讓他心甘情願的為之佩服,恐怕隻有這個中年人。在短短了三天了、他以前為之自豪的所有本事,在中年人麵前如同小孩過家家不值一提。射箭他能百步穿楊,中年人則是千步穿楊百發百中,而且還是蒙麵的情況下。搏殺,在部落中沒人是他的對手,但是中年人隻是站立不動,任憑他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都不能近身,更不要說放倒。至於其他的,不管哪個方麵他都是像個小孩在中年人麵前都如歸幼年。
他服氣了。他展現了他的所有技能。甚至動用了手段,結果還是徒勞無功。那一夜他調集了五百精心挑選草原猛士。這些猛士在部落中都可以以一當十,但是在這個中年人麵前,這些猛士竟然沒有撐過半柱香的時間全部倒地不起。直到現在,這五百猛士見了中年人如同鬼魅,根本不敢抬頭,兩腿像刷糠一樣,顫抖不停。也就是那一晚,他看到了中年人實力的冰山一角。
也是這個時候他才知道在他看來是妖法的東西原來叫做武功。
武學之奧秘博大精深。能等大雅之堂的初學者可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且來去自由。
武學之哲理如同人之本性。爐火純青者可洞悉人心、知曉自身安危。
武學之精髓彙通百家之長。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知曉天機洞察時命。
這是中年人告訴他的。當時他問道武學有沒有最高點?
中年人沉默無語,半響後抬頭說道“我就是最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