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傾聽創造奇跡
大多數的人,要使別人同意他自己的觀點時,就會把話說得很多,尤其是推銷員,常犯這種劃不來的錯誤。盡量讓對方說話吧,他對自己事業和他的問題了解得比你多。所以向他提出問題,讓他告訴你幾件事。
德國人有一句諺語:“最純粹的快樂,是我們從那些我們的羨慕者的不幸中所得到的那種惡意的快樂。”或者,換句話說:“最純粹的快樂,是我們從別人的麻煩中所得到的快樂。”
是的,你的一些朋友,從你的麻煩中得到的快樂,極可能比你的勝利中得到的快樂大得多。
如果你不同意他,也許會很想打斷他。拿破侖·希爾指出,千萬不要那樣,那樣做很危險。當他有許多話急著說出來的時候,他是不會理你的。因此你要耐心地聽著,抱著一種開放的心態,要做得誠懇,讓他充分地說出他的看法。
我們應該謙虛,因為你我都沒什麼了不起。我們都會去世,百年之後就被人忘得一幹二淨了。生命是如此短暫,請不要在別人麵前大談我們的成就,使別人不耐煩,我們要鼓勵他們談談他們自己才對。回想起來,你反正也沒有什麼好談的。你知道是什麼東西使你沒有變成白癡嗎?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東西,隻不過是你甲狀腺中的碘罷了,價值才5分錢。如果醫生割開你頸部的甲狀腺,取出一點點的碘,你就變成一個白癡了。5分錢就可在街角藥房中買到的一點點的碘,是使你沒有住在瘋人院的東西。價值5分錢的碘!沒有什麼好談的。
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說:“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紐約市中區人事局最得人緣的工作介紹顧問是亨麗塔,但是過去的情形並不是這樣。在她初到人事局的頭幾個月當中,亨麗塔在她的同事之中連一個朋友都沒有。為什麼呢?因為每天她都使勁吹噓她在工作介紹方麵的成績、她新開的存款戶頭,以及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我工作做得不錯,並且深以為傲,”亨麗塔對拿破侖·希爾說,“但是我的同事不但不分享我的成就,而且還極不高興。我渴望這些人能夠喜歡我,我真的很希望他們成為我的朋友。在聽了你提出來的一些建議後,我開始少談我自己而多聽同事說話。他們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噓,把他們的成就告訴我,比聽我吹噓更令他們興奮。現在,當我們有時間在一起閑聊的時候,我就請他們把他們的歡樂告訴我,好讓我分享,而隻在他們問我的時候我才說一下我自己的成就。
”試著去了解別人,從他的觀點來看待事情,就能創造奇跡,使你得到友誼,減少摩擦和困難。由此可見,傾聽使人獲得收益:
(1)傾聽可以使他人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欣賞。
傾聽他人談話的好處之一是,別人將以熱情和感激來回報你的真誠。
(2)傾聽能真實地了解他人,增加溝通的效力。人們都喜歡自己說,而不喜歡聽人家說,常常在沒有完全了解別人的情況下,對別人盲目下判斷,這樣便造成人際溝通的障礙、困難,甚至衝突和矛盾。
(3)傾聽可以減除他人的壓力,幫助他人理清思緒。
(4)傾聽是解決衝突、矛盾、處理抱怨的最好方法之一。
一個牢騷滿腹,甚至最不容易對付的人,在一個有耐心、具同情心的傾聽者麵前都常常會軟化而通情達理。
(5)傾聽可以學習他人,使自己聰明,同時擺脫自我,成為一個謙虛的受人歡迎的人。當你把注意力集中到傾聽理解對方的時候,你便會很容易地擺脫掉人們比較討厭的“自我”的糾纏。這樣你便會成為一個備受人歡迎喜歡的謙虛的人。
2.做個善談者
世界上充滿了善談者,但卻沒有那麼多會說話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言談得體是非常必要的。言談得體的關鍵之一是使他人高興的能力,關鍵之二是不要壟斷談話,關鍵之三是幫助他人有目的地談話。
跟別人交談的時候,不要以討論異議作為開始,要以強調而且不斷強調雙方所同意的事情作為開始。不斷強調你們都是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唯一的差異隻在於方法而非目的。
要盡可能使對方在開始的時候說“是的,是的”,盡可能不使他說“不”。懂得說話的人都在一開始就得到一些‘是的’的回答,接著就把聽眾心理導入肯定方向。就好像打球的運動,從一個方向打擊,它就偏向一方,要使它能夠反彈回來,就必須花更大的力量。
這種心理模式很明顯。當一個人說“不”,而本意也確實否定,他所表現的決不是簡單的一個字。他身體的整個組織——內分泌、神經、肌肉,全部凝聚成一種抗拒的狀態,通常可以看出身體產生一種收縮或準備收縮的狀態。總之,整個神經和肌肉係統形成了一種抗拒接受的狀態。反過來說,當一個人說“是”時,就沒有這種收縮現象產生,身體組織就呈前進、接受和開放的態度。因此,開始時我們愈能造成“是,是”的情況,就愈容易使對方注意到我們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