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當機立斷保持夢想的心(1)(2 / 3)

請記住這樣一句話:隻要有問題,就有存活的希望;隻要敢於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就可以前進。

當機立斷

隻要是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不可優柔寡斷,必須馬上付諸行動。

華裔電腦名人王安博士稱,影響他一生的最大教訓發在他6歲時。

有一天,王安外出玩耍。路經一棵大樹的時候,突然有什麼東西掉在他的頭上,伸手一抓,原來是個鳥巢,從裏麵滾出了一隻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很喜歡它,決定把它帶回去喂養,於是連同鳥巢一起帶回了家。他走到門口,忽然想起媽媽不允許他在家養小動物。他隻好輕輕地把小麻雀放在門後,急忙走進屋內,請求媽媽的允許。

在他的哀求下,媽媽破例答應了兒子的請求。王安興奮地跑到門後,不料,小麻雀已經不見了。一隻黑貓正在意猶未盡地擦拭著嘴巴。王安為此傷心了好久。

從這件事,王安得到了一個很大的教訓:隻要是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不可優柔寡斷,必須馬上付諸行動。不能做決定的人,固然沒有做錯事的機會,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機遇。

選定目標不放棄

要成功,隻能一次選定一個目標,咬住不放,鍥而不舍。

有一位老師在講台上諄諄勉勵學生做事要專心,將來才會有成就。為了說明專心的重要,老師叫一名學生上台,命其在黑板上同時用右手畫方、左手畫圓,結果學生畫得一團糟。

老師說:“這兩種圖形都畫得不像,那是因為分心的緣故。追逐兩兔,不如追一兔。一個人同時有兩個目標的話,到頭來一事無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成功,隻能一次選定一個目標,咬住不放,鍥而不舍。再冷的石頭,坐上3年也會暖。

此岸彼岸

當我們朝秦暮楚,心無定數的時候,我們的目光往往在欺騙著自己。

一條河隔開了兩岸。此岸住著和尚,彼岸住著凡夫。和尚每天看見凡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十分羨慕。凡夫每天看見和尚無憂無慮,誦經撞鍾,十分向往。

日久他們的心中便產生了一個念頭:到對岸去,到對岸去!

如此,他們在某一天達成協議。於是,凡夫變成了和尚,和尚變成了凡夫。

成了和尚的凡夫,不久便發現和尚並不好做,以前羨慕和尚的悠閑,做了和尚後,才明白正是這份悠閑,讓他無所適從。從此他對凡夫的生活百般的懷念起來。

做了凡夫的和尚,更不能忍受塵世種種的煩憂,辛勞,困惑,於是他又記起做和尚的好處來。

日久,他們的心中又漸漸地產生了一個念頭:到對岸去,到對岸去!

很多的時候,我們都像和尚與凡夫一樣,站在生活的此岸,目光卻總是盯著另一條岸,因為那一條岸裏,有我們不曾涉及的內容,不曾涉及的,在我們看來總是美好的。而當我們涉水,而過,我們有時會猛然驚覺,我們已經失去了屬於自己的那一條生活河岸。

當我們朝秦暮楚,心無定數的時候,我們的目光,往往在欺騙著自己。

與其失去一切,不如相信奇跡不論什麼時候,都不能沒有希望,正如不論什麼情況下都不能沒有方向。

古時候,有個人被判了死刑。行刑前,他向國王保證,他可以在一年內教會陛下的馬飛翔,並由此獲得了緩刑——但是如果不成功,他將被特別的酷刑處死。

這人是這樣想的,“在—年之內,國王可能會死掉,要不馬也可能會死掉。而且誰也不能洞察—年內的一切。也許,那馬真的學會了飛翔呢?”

與其失去一切,不如相信奇跡。

目 標

心中是否有確定的目標,是偉大與平庸的天淵之別,是聰明與愚蠢的重要分山嶺。

在美國的一個小鎮上,一位作家拜訪了一位84歲的老學者。在學者那挾窄的廚房裏,作家向學者傾訴了內心的困惑。

學者:“你應該抓緊現在和未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