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過程中的 “冰點”
目標因其遠大,有時使不切實際,難以達到,而目標適度,卻總能讓我們品嚐到勝利的果實。
兒童節,父親對兩個兒子說:“今天你們可以自選一種水果,什麼水果都行,我去買給你們。”大兒子向來有心計,三角眼一轉,告訴父親非要荔枝不行。他深知此物鮮嫩爽口、價格昂貴,日常難以吃到。小兒子隨意乖巧,告訴父親荔枝最好,但如果買不到,那麼買桔予、葡萄、西瓜等任意一種也行。
巧得很,那天副食品商場剛剛賣完荔枝,父親隻好給小兒子隨意買了串葡萄。因為大兒子說過 “非要荔枝不行”,父親索性什麼也沒給他買。當大兒於看著小兒予吃著酸甜圓潤的葡萄時,口水順著嘴角流出。他後悔不迭,但為時已晚。為什麼不給自己和別人留有更多的選擇餘地呢?為什麼要有過高的奢望呢?目標遠大不可謂不好,但也是求其遠大,有時使不切實際,難以達到,而目標適度,卻總能讓我們品嚐到勝利的果實。
提醒自我
曾聽過一個故事:一個老太大坐在馬路邊望著不遠處的一堵高牆,總覺得它馬上就會倒塌,很危險。於是現有人向那裏走過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那堵牆要倒了,遠著點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著她,大模大樣地順著牆跟走過去了——那堵牆沒有倒。老大大很生氣:“怎麼不聽我的話呢?”又有人走來,老太大又予勸告。3天過去了,許多人在牆邊走過去,沒有遇上危險。第4天,老太大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它怎麼就不倒呢?眼見著要倒啊!”她不由自主地走到牆跟下仔細察看,然而就在此時,牆終於倒了,老大太被淹埋在灰塵磚石中,氣絕身亡。
提醒別人時往往很容易,很清醒;能做到時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卻很難。所以說,許多危險來源於自身,老大太的悲哀便因此而生。
無謂的代價
有一次我在鬆花湖邊釣魚,一隻蜜蜂落在我赤裸的胳臂上,我無意間碰到了它,它以為我要傷害它,便狠狠地蜇了我一口,然後 “嗡”地一聲飛走了。我很小時就從一本科普書上得知,如果沒有外界威脅,蜜蜂是不會主動向別人進攻的,隻有自衛時它才不得已亮出毒針,可是它一旦這樣做了,用不上多久便會死去。
在我想著這些事時,胳臂已經紅腫起來,痛癢難忍。這次我確實沒有侵害蜜蜂之意,可僅僅因為它的過分多疑和謹慎,我便成了無辜的受害者。我倒也無所謂,至多遭受一些痛苦,可它卻因此無謂地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實在不值。我們之間原本是沒有恩恩怨怨的啊傷害了別人,自己也成為受害者——多疑和誤解是可怕的殺手。
等你先開口
機遇往往喜歡有準備的人,有準備也許僅僅是一句話,也許僅僅是一個希望。
他們認識了三年。二人同是羞澀內向,個性保守。他從來沒在她麵前提過愛,然而,她依稀可從他羞澀眼眸中察覺那一股灼灼愛意。幾次三番,她向他暗示鼓勵,他卻仍是木訥呆傻,不敢開口,歲月飄逝,三年後她跟另一個男孩訂婚了,在訂婚前夕卻仍忘不了他。
“如果他現在開口,說出那一句話,我還願意回到他的懷抱。”在親友祝福聲中她這麼想著,可是他什麼也沒表示,隻不過眼神裏多了一股淡淡的憂鬱。
終於,到了結婚前夕,在她新婚的喜悅中卻摻雜著一股淡淡的哀傷。
“如果他現在開口,說出那一句話,我還願意放棄這一切,選擇這份遲來的幸福。”在試穿新婚禮服的一刻她這麼想著,可是他什麼也沒表示,隻不過眼神中的憂鬱更濃了些。五十年後,二人都已白發蒼蒼。終於,她先倒下去,在病危中,他遠從外地來看她。她緊緊握住他的手,把一生中的疑惑與等待化成一句話:“告訴我,你究竟在等待什麼?”他四顧無人,顫抖著聲音說出也是他一生中的彷徨與等待的話:“我在等你。”“等我什麼?”“等你先開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