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思想的快樂(1)(1 / 3)

過濾心靈

要正確地認識世界,公正地評價他人,必須經常進行自己我過濾,清除心靈中的雜質。

有這麼一個人,在他的眼裏,人人都是壞蛋,世間除了他以外,似乎再也找不出一個好人來。看到誰積極工作,他譏諷說:“假積極,想往上爬。”看到人家關心同事,他撇撇嘴:“小恩小惠,收買人心。”看到有的人抵製不正之風,他陰陽怪氣地說:“撈夠了,裝裝樣子給人看。”看見 “秀才”寫了幾篇文章,他挑剔說:“工作那麼忙,哪有時間舞文弄墨?肯定是不務正業。”看見別人給領導彙報工作,他指著人家脊梁說:“巴結領導,拍馬溜須。”看見幾位同事在一起商量事情,他到處散布:“他們幾個又在拉幫結派,搞山頭主義。”……

這個人的言行,使我想起一個故事。

一次,蘇東坡和佛印禪師打坐,蘇夫子忽然問禪師:“你現在看我是什麼?”

佛印說:“你還是先說說你看到的我是什麼吧!”

蘇東坡惡作劇地說:“用我的天眼看,大師是團牛糞。”佛印說:“用我的天眼看,先生你是如來。”

蘇東坡得意洋洋地把這件事告訴了蘇小妹。蘇小妹說:“哥哥,這回你可輸慘了!修行的人,一切外在事物都是自己內心的投射。內心是牛糞的人看別人是牛糞,內心是如來的人看別人才是如來。”

眼睛是心靈之窗。一個內心陰暗的人,看什麼都是陰暗的。要正確地認識世界、公正地評價他人,必須經常進行自我過濾,清除心靈中的雜質。

愛人之心

完成夢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的廝殺和欺詐,有時隻要擁有一顆愛人之心。

這是在英國發生的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位孤獨的老人,無兒無女,又體弱多病,他決定搬到養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購買者聞訊蜂擁而至。住宅底價8萬英鎊,但人們很快就將它炒到10萬英鎊了。價錢還在不斷攀升。

老人深陷在沙發裏,滿目憂鬱,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了,他是不會賣掉這棟陪他度過大半生的住宅的。一個衣著樸素的青年來到老人跟前,彎下腰,低聲說:“先生,我也好想買這棟住宅,可我,隻有1萬英鎊。”“但是,它底價就是8萬英鎊啊。”老人淡淡道,“現在它已升到10萬英鎊了。”

青年並不沮喪,真誠地說:“如果您把住宅賣給我,我保證會讓您依舊生活在這裏,和我,一起喝茶、讀報、散步,天天都快快樂樂的——相信我,我會用整顆心來照護您!”

老人頷首微笑,他站起來,揮手示意人們安靜下來。“朋友們,這棟住宅的新主人已經產生了,”老人拍著青年的肩膀,“就是這個小夥子!”

完成夢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的廝殺和欺詐,有時隻要你擁有一顆愛人之心。

善良的心

一個人,老想做個好人,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就應該擦亮心中之鏡。

一天我從河邊走過,看見幾個人站在河邊,他們在看水裏一個漩渦。一個孩子指著漩渦問道:“那是什麼?”一個大人說:“那是漩渦。”

另一個大人說:“那是漩渦。”

又一個大人說:“那是漩渦。”

孩子們卻有不同的看法。

一個孩子說:“那是河水的眼睛。”

另一個孩子說:“那是水裏的星星。”

又一個孩子說……顯然,孩子沒有大人那麼理智,在孩子眼裏,漩渦是他們想象的翅膀。

偏偏有一個和孩子一樣的大人,這是個女人,女人說:“那是一顆善良的心。”

女人話一出口,立即遭到幾個大人的白眼,還有人說:“這女人有毛病。”

大人罵那女人,是因為女人不應該和孩子一樣。孩子可以說的話,大人卻不能說,大人說了,就要遭人白眼。這就是大人的理智。

我後來還看見這個女人。

一個孩子落進了水裏,並很快卷進了漩渦。岸上有幾個大人,但沒人下水。

大人隻在岸上議論。

一個大人說:“孩子卷進了漩渦。”

另一個大人說:“這孩子完了。”

又一個大人說:“這孩子也是,怎麼跑到河邊來玩?”岸上還有一個孩子,孩子哭著:“叔叔,救救他吧。”幾個大人一起說: “怎麼救?水這麼急,誰下去準送死。”

大人什麼時候都這麼理智。

那個女人跑來了,女人什麼都沒說,隻撲進了水裏。女人缺乏理智,但女人有一顆善良的心。

生命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