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唐家有女 巧笑倩兮(1 / 2)

“你個小妮子說的是什麼話!”唐大小姐不由分說指著唐靜婷鼻子便開始質問,“小小年紀就將娶親婚配掛在嘴邊,哪有半分閨閣女子的樣子。”

此話一出這一屋子的人十個有九個心下都在暗笑,唐家大小姐居然開始指摘起他人的閨閣儀態了!

說到這咱們還是先來瞧瞧這唐府裏的門道罷。

唐老太爺唐茂武出身草莽目不識丁,靠著一身力氣投了軍效力於遼東總兵穆明麾下,平素最是勇猛不畏生死,得上峰賞識,一路提攜至參將一職。穆明官拜正二品總兵加封征虜前將軍,發妻早亡府上僅一嫡出獨女穆元霜,自小刀槍劍戟樣樣精通,少時也曾帶進過軍營曆練上過兩次沙場,因而河東獅威名遠播乃至二十餘歲仍未有人家敢上門提親。其父頗為無奈,後牽線將女兒下嫁給自己的部下唐茂武。婚後,唐茂武在嶽丈提攜之下也擢升至從二品副將,但與穆氏卻大小爭吵不斷,氣極之時二人還曾大動幹戈過上幾招。

因而待穆氏產下長子宜修後便一心想將其培養成翩翩才子,唐宜修也不負眾望年僅十七便連中三元成了名滿京城的狀元郎,這在大暘開朝以來都是頭一份的,但奈何在終身大事上與穆氏相左,二人漸行漸遠,聊不上幾句。二老爺唐宜淵生母乃家中女婢,唐老太爺在蠻橫驕縱的穆氏處屢屢受氣,便在善解人意的婢子處尋得慰藉,一來二去便有了唐宜淵。穆氏得訊氣極當下便要發落了那婢子,奈何彼時穆明早已卸甲久病在床,唐茂武也今非昔比硬氣不少,硬是護著那婢子直至生產,卻在分娩之時難產而去。唐茂武斷定穆氏在其中作梗,二人離心離德。約莫六七年過後關係才日漸緩和,這才有了三老爺唐宜淳與大小姐唐巧倩。

穆氏也真是老樹開花四十來歲還能誕下千金,自是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唐巧倩幼時正值大哥高中榜首,先是候職六品修撰四年內一路扶搖直上官至吏部左侍郎,後李氏朝鮮來貢,要與大暘切磋儒學造詣,今科新秀無一能敵,唐宜修以一己之力舌戰朝鮮儒林七子,大獲全勝。弨益帝龍顏大悅當即加封唐宜修為正二品太子少師榮寵至極,整個唐府日日門庭若市,達官顯貴清流名宿往來如織。唐巧倩自然受慣了諂媚奉承賣乖討巧,她就是扔根骨頭,還沒等落地,底下人也都搶著撿了謝恩。穆氏想到自家當年便是吃了不識琴棋書畫的虧婚事頗為不順,生怕女兒步了自己後塵,未等牙牙學語就請了教養嬤嬤,誓要調教出一個行不露足笑不露齒的大家閨秀來,但奈何唐巧倩天性急躁耐性不佳,什麼東西都隻學了個二五六,真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在唐巧倩六歲時,太子謀反被誅時局動蕩,唐府受其牽連甚重,府上原大太太江氏和老太爺相繼病逝,唐宜修上表丁憂,新登基的二皇子念其孝心,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再追究唐府與前太子是否關聯,允之回鄉。至此,唐府一落千丈。

家中突遭劇變,樹倒猢猻散,往來親貴避之不及,家中下人也走了半數。大人們自顧不暇,對唐巧倩也不免冷落,前頭千嬌萬寵未曾聽過一句冷言貼過一張冷臉,現如今招手即來揮之即去的日子一去不回,不免日日都要發上好幾次脾氣鬧上幾回,言行舉止越發沒了規矩。雖說近幾年二老爺唐宜淵的官運漸順,家中願景也逐漸好轉,但穆氏每次想到幾個孩子裏居然是最小、唯一的女兒少時過了苦日子,越發覺得虧欠了許多,就處處忍讓維護,長此以往性子就越發刁鑽跋扈。

久而久之,唐府這位琴棋書畫針線女紅什麼都不通又德行有虧姿容平庸的大小姐就“聲名遠播”了,如今已經年過十八也沒有媒人上門。唐母焦心非常,但凡三太太薛氏有何交際都要叫她帶上唐巧倩多去露露臉,卻也收效甚微,至今親事都還沒有著落。近幾年來唐巧倩屢次碰壁也為此焦心不已,為了不觸其逆鱗,本來府上三位老爺都是成家多年兒子女兒也生了一堆了,但唐母還是嚴令下去,孫輩的主子們隻能叫“哥兒”“姐兒”,唐巧倩隻要一日未嫁就是這唐府唯一的大小姐。

但是三太太薛氏不僅是如今的當家主母,其娘家也是如今府上三位太太中唯一在朝為官的,唐宜淳更是自小與唐母親厚,二人現在也隻有唐靜婷一根獨苗,從小就在蜜罐裏泡大,其性純真直率前些年纏著父親學了幾招拳腳,自詡鏟奸除惡的女俠,素日裏最見不得小姑的作態,兩人次次見麵輕則拌個小嘴,重則大打出手,可謂是針尖對麥芒互不相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