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糧價現在多少。"
"糧價目前還算正常在交州來說,一斤大米百文,老朽隱隱yeye感覺到糧價在慢幅度的上漲。"
"糧價的上漲是必然的,所以吾們現在要大力收購糧食囤積起來,以防以後糧食有價無市,但是這隻是無奈之舉,最有效的根治法還是吾們自己要大舉發展農業,商業,隻有這樣我們的後勤掌握在自己手上,這樣吾們在戰爭中才不會被動。"
一旁耐心聽講的黃忠作為天生的帥才靈敏的感覺到: "主公所慮正是吾等所慮,後勤要是解決了軍隊在戰場中將沒什麼後顧之憂,戰爭的失敗往往是因為糧草的短缺,而功虧一敗。"
劉建聽完黃忠所言滿意道:"漢升所慮不錯,再勇猛的軍隊在戰爭中缺少糧草的補幾,它都得失敗。"
劉伯靈敏的察覺道:"小侯爺難道現在還想大舉發展農業。"
劉建笑聲道:"不錯,在成立私兵起,本侯還要發展不隻農業,還有商業和武器製造,隻有這樣以後才不會因為地區的原因被牽製。"
"隻是這樣一來,小侯爺先不說商業就說武器,哪來的那麼多能工巧匠。"
"劉伯你看城外千千萬萬的流民當中難道還找不出鐵匠木匠嗎……"
至於劉管家所擔憂的商業,更不用多加考慮,來自後世的劉建在這世多發明幾件發明就是獨家經營,到時金錢就是源源滾滾流至不覺而來 。
"老朽愚昧,小侯爺此法可行。"
"隻要吾們齊心協力把這幾件事做成功了,吾們的起步也算完成了。"
"小侯爺如此聰穎,步步穩紮穩打,老朽必竭盡所能為小侯爺完成大業。"
"主公大可放心,高祖皇帝在那麼艱難的地步下都能成霸業,何況主公現在占盡各種先機,大業按照主公的這一步步完成下去必然成功。"
"嗬嗬那也少不了漢升和劉伯汝們這左手右臂,像私兵的訓練本侯將全權交給漢升,至於農業和商業目前本侯也沒有得力助手隻有交給劉伯多操心一點。"
黃忠和劉伯聽完劉建如此看重二人心中都熱血沸騰:"主公(小侯爺)如此看重吾等,吾等無以為報隻有一輩子敬忠,如果私心點的話隻要按著主公(小侯爺)所說一樣慢慢發展,他日主公(小侯爺)榮登九五至尊,吾等都是起事功臣,到時王侯將相肯定少之不了。"
"末將遵命必不負主公所托,給末將半年時間必訓練一支不差北軍戰鬥力的軍隊。(北軍注解:東漢拱衛京師的軍隊,素有天下第一軍的稱號。)"
"老朽雖無大才,但管理侯府幾十年大大小小之事毫無差錯,如今小侯爺把如此重任托付給老朽,老朽隻有拚盡這把老骨頭,替小侯爺分擔一下這些事務。"
"如此正好,漢升和劉伯為了本侯大業傾心付出,日後大業完成必不負二人今日所做。"
主臣三人言罷後圍抱一起悻悻相惜。…………………………………………………………………………
良久後,劉建脫開雙手調整了下剛才的心態向黃忠劉伯說道:"這件事吾們決策都已定,本侯還是去告知母親大人知曉,這樣以後行事也比較方便些。"
劉建從那天醒來劉氏給他講解,他就知道的自己年齡還沒及冠,雖說是侯爺但侯府大大小小的事情還是劉氏說得算,自己為了這大業的成功肯定要告知給劉氏隻有這樣行事就不會受牽製。從那天醒來劉氏就在我麵前說的那麼多抵觸朝堂的話,就深知她也仇恨朝廷,隻是她如此的溺愛自己,她會讓自己做這大事嗎?
劉建又道:"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二人。"
"老夫人必明白主公的良苦用心,此事肯定會全力支持主公去做。"
"小侯爺黃將軍所言有道理,老夫人心善平日有時都在老朽耳邊嗑說道,天下越來越不太平了,連交州都沒有小侯爺先王在世時那番安穩,百姓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恨她自己一個老婦人能力有所限製,救濟不了更多的受苦百姓,現在要是小侯爺和老夫人說,要暗地發展勢力將來可以造福天下萬民百姓的事,老夫人她也知道事情輕重,肯定不會為了對小侯爺的溺愛,而扼殺小侯爺這想法,相反她還會為了小侯爺有這想法為榮。"
聽完黃忠和劉伯給自己分析的,劉建也自我安慰道:"希望如此吧!"
又突然想道什麼開口追問:"漢升劉伯可知我先父那時應犯何事被問罪。"
聽到劉建這麼一追問兩人麵色一驚,麵目瑟瑟口齒零亂的說道:"吾等不知………"
劉建其實從黃忠和劉伯的眼神中看的出來他們肯定知曉此事,現在自己問他們,他們還隱瞞自己,這肯定是某人交待了他們不準告知自己,而有這麼大本事的人肯定是這世自己的母親劉氏,就是不明白劉氏為什麼這個要隱瞞自己,究竟是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