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健康來自於過去的思維方式(1 / 3)

我們生活之中知識所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我們的生存不能離開知識,而我們的性格、情緒、力量以及機遇都能夠憑借知識來得到有效的控製和調節。事實上,過去的思維方式和習慣確定了人類的健康狀況。

也許在我們對意識的作用還毫無覺察的時候,我們的機體之中可能已經因為意識自身產生的負麵作用而存在大批的敵對力量了。這些力量將存在於我們的思維之中的印象種植於潛意識的土壤之中,不僅如此,他們還幸災樂禍的隨時準備收割。所以,要預防這些的發生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對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反思,將那些不良的誘因及時地消除在萌芽狀態。

我們之所以會被病痛、失敗、頹廢、消極無力所累,這大多是因為那些來自於我們思維之中的存在著消極誘因的想法所致。我們獲得的一切都由我們的思考而來,因果循環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那麼,何妨不在你身陷病痛的時候借助於我們曾經提過的在自己大腦之中構造美好圖景的方式來嚐試著對自己體內固有的消極的平衡進行更新和改變?隻要你在自己頭腦之中反複的重複著自己身體健康的圖畫,你將會發現,隻要十幾分鍾時間,各種非疑難的微小病痛就會消失,而就算是那些長年的慢性病痛也會在幾周的時間之內痊愈,這個方法已經幫助數以千計的人獲得了成功,你也不會例外。

我們通過科學可以得知不論什麼物質,其存在模式都不外乎一種不同頻率的振動或者運動。同樣物質的自身改變以及更新也是通過無休止的振動而形成。同樣我們體內的院子的活動形式也將由精神通過共振的原理來進行改變,這樣一來就意味著我們細胞的內部結構將出現改變,此後機體也會出現化學變化。

不論是自然界之中看上去處於靜止狀態的或者是正在不斷運動的事物;也不論是那些肉眼可見的事物或者是不可見的事物,他們都在不斷地按照自己所固有的頻率振動著。一旦振動的頻率出現變更,物質的本質、性質、形態也會相應的發生改變,因此我們的機體可以通過改變思維的振動方式來使自己調整到最理想的狀態。

這並不是什麼新鮮的發現,事實上我們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在不斷地對這種力量加以使用,但遺憾的是,許多不如人意的事情也往往由此而生。由於我們對這一事實的無知,我們在自己的身體之中植入了負麵的思想,而這一思想最終必然為我們帶來惡果。訓練能夠使我們懂得如何通過對有益的振動進行利用而使自己到達希望的方向。隻要我們長期進行經驗的積累,就能夠輕鬆自如的使身體產生愉快的振動,這樣一來也能夠更好的避免不愉快的感覺的產生。

我們不妨回過頭去想想那些不同的思想所帶給我們的不同結果。我們的積極的活力以及高強度的創造力無不來自於那些積極的思想,與之相反,消極的思想給我們帶來的恰恰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種結果,我們必須得明白,對於我們的身體而言,精神所具有的巨大潛力足以對其進行引領和操控。

我們的身體事實上會受到生活之中許多情形的控製,這也被我們稱為客觀精神對身體的作用。你的臉部肌肉會在聽到滑稽可笑的事情之後做出笑的表情,同時你的身體也會產生來源於笑的振動,不言而喻,我們肌肉的工作受到了我們的思想的主導,而我們身上的腺體也會配合著我們的思想而進行工作,就好像在我們看到悲傷的電影的時候會流淚、看到緊張的畫麵時會出汗一樣。不僅如此,思想的本身也能夠對我們血液的循環進行控製,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在憤怒的時候會覺得一時間你的頭腦中充溢著全身的血液。不過這些來自於客觀精神的控製都是暫時的,是無法長久存在的。

而潛意識控製我們的方式則與之完全不同。每當我們受傷的時候,全身就會出現數以萬計的分工合作的細胞來促進我們傷口的愈合;當我們外傷骨折的時候,正是我們自己幫助自己的骨頭重新長合起來;這種職能的人體細胞的行動往往會在我們不知不覺的情況之下在潛意識的作用之中完成。他們的行動在沒有我們主觀的幹擾的情況下能夠完美的完成。但是因為這些細胞對我們思維的高度敏感性,一旦我們頭腦之中出現了負麵的、消極的想法或者因素,這些充滿了智能的細胞就會對此不知所措,久而久之,被這些不明確的指令搞得疲憊、乏力、遲鈍的細胞就會不得不放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