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防治蘆筍莖枯病?
蘆筍莖枯病是製約蘆筍發展的主要病害,一般發生在植株莖部,初期病斑呈紡錘形、水漬狀,以後變為褐色,隨病斑的擴大,中心部位凹陷呈赤褐色,其上散生許多小黑點,病斑周圍組織變黃,當病斑繞莖一周時,莖、枝開始幹枯。防治方法是:
1、清理田園,將病株帶離蘆筍地燒毀。2、雨後及時排除田間積水。3、做到平衡全麵施肥。4、藥劑防治,在采筍結束後至成莖生長停止一個月,用蘆筍清、等量式或倍量式200~250倍的波爾多液、80%的代森鋅800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等防治。
應用防蟲網生產放心菜應注意哪些問題?
應用防蟲網生產蔬菜是一項實用的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對保證上市蔬菜的安全衛生,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應用防蟲網生產蔬菜應注意以下3個方麵問題:1、選擇適宜的規格,防蟲網的規格主要包括輻寬、孔徑、顏色等內容,尤其是孔徑。防蟲網的密度大小,一般以目數來計算,即1英寸上的網眼格數。目數過少,網眼大,起不到應有的防蟲效果;目數過多,網眼小,雖防蟲但卻會增加防蟲網的成本。
目前生產上推薦使用的適宜目數為24-30目,輻寬1.0-1.5m、白色的為主。應用銀色防蟲網能有效驅避蚜蟲,減少病毒病的發生和傳播。2、防蟲網屬於物理防治技術,必須實行全程覆蓋。不需日蓋夜揭或前蓋後揭,不給害蟲入侵機會,才能收到滿意的防蟲效果。此外,要經常巡視應用防蟲網生產的田塊,及時摘除掛在防蟲網上的害蟲卵塊。3、各項措施綜合配套,除防蟲網覆蓋外,再結合施足腐熟有機肥、選用抗病蟲良種、生物農藥、無汙染水源等綜合配套措施,就可以獲得最佳的效果。對地下害蟲,宜采用水旱輪作技術,播前土壤殺蟲處理等辦法加以解決。
什麼是蓮藕雙季栽培?
田藕雙季栽培是一項較先進的栽培技術,是我省義烏市東河鄉的一項技術創新。田藕采用早熟雙季栽培,有效地錯開了蓮藕銷售旺季,上市價格較高,給當地藕農帶來了較好的生產效益。雙季栽培的核心是春藕早熟栽培技術,即在田藕種植後,采用地膜覆蓋等早熟栽培技術,較常規種植縮短生長期20天左右,在五月中下旬采收上市;采收春藕時,改變菜藕一年一收的傳統做法,采取分批采摘,取大留小的方法。春藕栽培應用設施栽培和扡插栽培等技術,為夏藕生產提供充裕的季節,夏藕不用商品藕作種藕,種植成本低,八月下旬上市,而畝產量可比春藕增產500kg以上。
番茄的扡插苗與實生苗管理有何不同?
番茄扡插苗在扡插枝生根後至定植一段時間可按常規育苗方法進行管理,但在扡插枝生根成活前階段對溫度、濕度和光照的要求較實生苗嚴格:1、扡插苗生根期的溫度管理要求較高,適宜的溫度是25~30℃,在此溫度下,枝條容易生根,葉片也能保持正常不萎蔫。溫度過高,枝條失水較多,容易發生萎蔫,會出現上部葉片已萎蔫,而地下部卻已生根的現象;苗床溫度長時間過低,枝條生根較慢,不利於形成壯苗,同時枝條的扡插部分也容易發生腐爛,一般育苗床的最低溫度不低於15℃。2、扡插苗成活前,應保持苗床內較高的土壤濕度和空氣濕度。低溫期扡插育苗,一般不需要澆水,而高溫期育苗,由於通風量比較大的原因,苗床內失水較快,要對苗床勤澆水。3、番茄扡插至生根成活階段要求弱光照條件,光照過強,容易導致葉片和生長點萎蔫幹枯。
在管理上,一般晴天中午前後要用遮陽網等對苗床進行遮光。此外,扡插苗生根成活後,由於扡插苗的葉片比較大,苗床內容易發生擁擠,導致通風不良,可減少澆水,並加強通風,保持苗床較低的濕度,以減少發病。扡插苗要抹掉基部的花蕾,以促進根係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