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長安謠言(1 / 2)

剛剛入夜,天邊還有著些微的光亮,長安洛城門外一隊騎兵趁著城門關閉的時刻趕進城裏。

長安城自從劉邦建立新都取名“長安”之後,五百年間幾度損毀,氐秦立國之後再經翻修,越發興旺,此時已恢複了大漢時的舊觀。長安東垣平直,其餘三麵牆隨地形河渠曲折,各族人民在此地繁衍生息,造就了這苻秦都城的繁華。它與現時的建康有所不同,建康目前隻有宮城才有磚石砌就的城牆,外圍則是用柵欄圈住,防守主要還是以衛城為主,它的繁榮來自於高門大族集中了南方所有的財富堆就而成的清談而奢華的風氣;而長安四麵高牆直立,屬於易守難攻的雄城,從它建立那天起,它便作為一個王朝正統的象征,大部分時間都是中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它的繁榮來自於五湖四海各民族人民對中原正統的朝拜認可。

進城的這隊騎兵約五十來人,多半人穿著長帽、短靴、短裝,其短裝夾領無袖,別人一看便知這是一群鮮卑人。他們赤著的胳膊肌肉鼓脹,太陽穴高高鼓起,顯然是一群鮮卑好手。

這群鮮卑人進得城門之後,按著城內的規矩放緩坐下馬匹的行進速度,噠噠噠的沿著大街而行。兩旁依舊有酒樓開張,有些正在臨街喝酒的豪客注意到了這群行進中的鮮卑勇士,也沒有了喝酒的心思,小心地與同桌朋友們指點著輕聲談論著最近傳遍長安的消息。

這群鮮卑人的首領是慕容垂,其本來是燕國王族,屢立戰功受封“吳王”,卻在朝廷上鬱鬱不得誌,在率領燕軍戰士擊破了率軍北伐的已故南晉大將軍桓溫之後,卻遭受燕國當政的慕容評排擠暗殺,迫不得已率子逃奔秦國,受到了苻堅的隆重歡迎,封為冠軍將軍,後來更是與王猛一起擊滅燕國。其人武功蓋世,手中北霸槍所向無敵,更是沙場上縱橫不敗的統帥,麾下鮮卑戰士驍勇善戰,為苻堅立下無數汗馬功勞,威震塞內塞外,,苻堅任命其為上郡太守,準備待時機成熟後使其為將攻擊代國,隻是不知道什麼原因這慕容垂竟然回到了長安。

慕容垂今年四十來歲,身形雄偉如山,容顏俊偉,深黑的長發披散兩肩,鋼箍環額,雙目深遂、神光內蘊、不可測度,腰板挺直,整個人自有一股威懾眾生難以言述的逼人氣勢,活像冥府內的魔神來到人間。他抬頭望去,與他視線交接的豪客們都紛紛轉頭望向其他方向,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慕容垂耳目清明,早已知道大街兩旁之人議論的便是自己,他更是知道這些人為什麼敢如此指點自己,無非就是想說明自己地位不再的意思。

五日前長安城內突然出現了一個謠言,說什麼“五日後彗將起尾箕而掃東井”,這幾日鬧得朝野沸沸揚揚,明眼之人一聽便知道這是要挑撥慕容鮮卑與氐人的關係,可太史官張孟卻說了“若此象為真,則為燕滅秦之先兆”的話。自從慕容鮮卑的燕國覆滅之後,燕國王族卻未被苻堅囚禁,反而授予官職,位居顯位,這四年來鮮卑人的勢力也逐漸增大,這引起了一些氐族貴族的不安。氐人貴族紛紛上書天王苻堅,勸其收拿燕國王族,奪其官位,至少也得在預言期限之前將這些手握重權的鮮卑人羈留在長安,以防萬一。天王苻堅本也不信此言,可耐不住氐人貴族的軟磨硬泡,三日前終於下詔,讓外地坐鎮一方的鮮卑將領召回長安,明麵上當然不會說羈留了,隻說“回京述職”罷了。

慕容垂一向對這些讖語之類的不屑一顧,然而這些氐人貴族對他以及鮮卑人的防備卻讓他越發如履薄冰,他早就知曉鮮卑族之於氐族終究是外人,一個不小心便是王族之禍,他這些年也在小心翼翼地積累著自己在軍中的實力,為以後做準備。他身處在這權力漩渦之中,表麵總是裝作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對於苻堅的任何命令都一絲不苟地完成,可他對於這秦國內政早已洞若觀火,這十來年秦國四處征戰,又收容各族戰敗之民,而苻堅卻有著一種天真的施政理念,那就是“以德服人”,苻堅認為他沒有將這些戰敗王國的王族們都收押看守,而是分封出去,保證他們榮華富貴,那這些人便對他不會起叛亂之心。這種天真的想法導致了氐人與其他各族之間的矛盾,如今沒有爆發,那是因為王猛這一代良相的壓製,經過這十來年王猛在秦國的變法,讓這個弱小的氐人王國一躍而成北方霸主,其建立的法律深得底層民眾的愛戴,使得各族王貴不敢輕易叛亂,生怕無法得到下層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