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態度就是風向標,皇帝不喜誰,她們就跟著討厭誰;皇帝捧著誰,她們便要跟著去錦上添花。今兒皇貴妃失了寵,便沒有討好她的必要了。
這等大事,消息自然傳得很快。不到半天工夫便傳到了宮外。但他們比宮裏的女人想得要多一些,畢竟皇貴妃的兒子琮王殿下去了玉城,隻要在玉城立了功,回京必定受賞,那皇貴妃複起也是早晚的事。
終究後宮之事,在這些朝廷官員的眼裏隻是小事,比不得國家大事重要。
但關鍵是琮王在玉城會一切順利嗎?
這是許多官員心裏糾結的一個問題。
而且現在還牽涉到了薑王妃,皇貴妃也不知哪根筋不對,竟然把小公主送給薑王妃撫養……
或許,這是皇上的意思?
那皇上此舉有何用意?
是為了對薑王妃示好,還是為了別的?
聖心難測啊。
官員們少不得交待府裏的家眷,暫時不要輕舉妄動,先看看情況再說。
……
薑氏入宮時根本沒料到會有這一連串的變故發生,雖然提前讓女兒回府打點,終究還是倉促了些。
好在小公主身體康健,短暫的奔波並未讓她受到影響,到了武神王府依然睡得正香,胖嘟嘟的小嘴偶爾巴唧一下,嘴角還殘留著奶漬。
薑氏抱著心裏忍不住發酸,不由想起當初剛生下嶸兒時,姚宛如出於“姐妹情意”,派心腹宮女喬妝出宮,告之她這一噩耗,並“好心建議”自己將嶸兒交給她撫養,這樣可以為蘇戰留下香火。
當時的自己別無選擇,明知姚宛如的目的並不單純,也還是將嶸兒托付給了她,自己以決絕的方式自焚武神王府,帶著年僅三歲的女兒連夜逃亡。
現在,皇貴妃的處境雖然不如當初的自己艱難,但她身邊也不再是安全之所,為了女兒的安全,她不得不忍痛將她送出宮外。
這個孩子,來得真不是時候啊。
薑氏暗歎一聲,起身將手裏的嬰孩遞給奶娘,忽然想起什麼,抬頭問道:“秋娘,你也有自己的孩子吧?”
名叫秋娘的奶娘忙道:“是的,奴婢有個女兒,快半歲了。”
“那把她接過來吧,跟小公主一起養在府裏。”薑氏想也沒想說道。都是做母親的,沒有哪個母親願意離開自己的孩子,尤其這個孩子還這麼幼小。
秋娘愣了,簡直不敢相信。
若不是家裏太窮,她也不會狠心丟下自己的女兒進宮當奶娘,這些日子沒有一日不牽掛家中的女兒。可是王妃娘娘居心這麼好心,願意把她的女兒接到王府來養,讓她們母女呆在一處,這是真的嗎?
薑氏看著她道:“我說的話自然算數,你把家裏的地址告訴我,我這就讓人安排。”說著頓了頓,又道:“當然,這是有條件的。”
秋娘沒有說話,隻滿心期盼地望著她。
“把小公主照顧好。”薑氏道:“我可以讓你們母女團聚,但你不能為了自己的女兒而疏忽了公主。我醜話說在前頭,你心裏也要有數……當然,你可以選擇離開,我決不為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