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腦癱拳王,父親血肉之軀打造
天明
2014年9月13日晚,在世界拳擊組織WBO的組織下,29歲的汪強在上海的“角鬥士之夜”中,麵對中外眾多職業拳擊好手,他以永不言棄的拚搏精神獲得寶貴的銀牌,成功地圓了17年的職業拳擊夢,在中外引起轟動--因為他是世界上第一個腦癱拳擊手。
汪強七個月時早產,因出現顱內出血、肺炎等症狀,在天津市兒童醫院搶救35天後才保住生命,後成了腦癱。但泣血的父愛不言放棄。父親親自教孩子拳擊,自願當兒子的“人肉沙袋”和“活靶子”,血濺一身也無怨無悔,終於培養出了一名真正的拳擊手,一個人生角鬥場上的真英雄……
“萬裏長征”般愛的跋涉,就做你的“人肉沙袋”
1985年5月24日,劉惠琴懷孕7個月時,在天津河西區一家醫院早產生下汪強,他體重僅4斤3兩,出生後又出現嬰兒腦出血、肺炎,送到天津市兒童醫院搶救,醫生數次下達病危通知書。35天後,汪強終於僥幸活下來,卻留下了腦癱的後遺症。
汪寶柱和劉惠琴同為天津手表軸承廠工人。劉惠琴歇班在家照顧兒子,汪寶柱工資不足50元,他每天到廠裏上夜班,白天到河西糕點廠扛大包。身高1.81米的他,180斤一袋的大米一次扛兩包,50斤的麵粉一次扛5包。他們橫下一條心:不再生二胎!哪怕傾家蕩產,也要把兒子從痛苦中解救出來!
汪強6歲時,連站都站不穩,也不會說話。汪寶柱開始自學中醫按摩,買書研究解剖學、腦細胞,家裏掛滿了人體解剖圖。每天上午,他堅持給汪強按摩4個小時,連冬天也累得滿頭大汗。後來,夫妻倆又做了調整:劉惠琴回廠裏上班,汪寶柱白天在家照顧兒子,持續做按摩治療,一邊教兒子發音。就這樣堅持了一年多,汪強從不會發音到會發音,從說一個字到幾個字,從會喊“爸爸”、“媽媽”,到會1-5內的加減法,從站不穩到邁步走……這期間不知摔了多少跤,流了多少淚。
為讓兒子能上學,劉惠琴買了小黑板、粉筆在家搞“模擬課堂”,汪強進步更加明顯。1994年9月,經夫妻倆一再懇求,虎丘路小學同意接受已9歲的汪強試讀(不計分數)。夫妻倆不甘心,每天汪強放學回家,他們又掛上小黑板,在家裏一遍遍重教。第二年,汪強成績竟排到全年級第二名,成了正式生。
但是,汪強常被高年級男生欺負,每次哭著回家,劉惠琴都心痛不已。汪寶柱曾在天津武警當過業餘拳擊教練。汪強12歲時,他決定教兒子學拳擊,一來可護身鍛煉體質;二來,可使兒子的腦部得到開發。
他在家門口樹上掛上沙袋,教汪強練習。拳擊是最艱苦的體育項目,對身體協調性要求極高,普通人想練好也非易事。最開始,汪寶柱必須抓著兒子的手臂,提著他的腿去完成每個動作,汪強慢慢興致大增。因沙袋沒有手腳,不會還手,所以往往他一上來就拚命狠打,不到30秒,就累得氣喘籲籲,拳麵也紅了。別人學十天的東西,汪強得學一年,小小的雙手血腫後結滿厚繭。再也沒人敢欺負他了,還獲得了自信。
1999年,汪強升入初中,成績中等。家門口的水芽河邊、公園裏、大橋下,都成為父子倆的拳擊場。汪寶柱甘做兒子的“人肉沙袋”和“活靶子”,兒子的拳打過來時,起初他不能太躲閃,不然兒子會打不著他,失去興趣,他常被兒子的拳打得鼻青臉腫……他每天仍堅持幫他按摩,一直到汪強初中畢業。2002年,汪強考上天津立達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
這時,汪強身高已達1.75米。每次和父親對抗,他都下決心要打敗父親,提高實力。但畢竟父親比他水平高,真打起來他隻能占下風,但他不服輸!明明知道父親是當他的陪練,而且有意不閃躲,他不該下重手,可打起來什麼都忘了,對抗也不可能調整輕重,他很多次重重打到父親的頭,父親疼得咬牙還在微笑。一次,汪強拳腳如雨般地打在他頭上,導致他眼睛裏的玻璃體受傷,什麼都看不見了,當即被送去天津眼科醫院。
每次看到父親受傷,汪強的心其實都如刀割一般,他真不想再練了!可父親出院沒幾天,又讓汪強打,並且要一步一步壓著打,向他重擊!等汪強的拳擊真正有力量了,汪寶柱才慢慢開始躲閃,一旦汪強擊空了,立即讓他變化應對方式,聲東擊西,引上擊下,晃左擊右、防禦反擊、閃躲還擊。汪強大大提高了實戰能力。
不屈不撓立下“生死狀”!愛情從天而降
2005年夏,汪強中專畢業,受聘擔任天津藝龍拳擊隊教練。當他自己帶學員的時候,才真正明白父親當初為什麼要那麼讓著他,因為你不讓學員,學員就練不出實力,技術能力就不會得到提高。每次學員打他,他都不還手,對方的重拳過來也很重,他像父親當初一樣忍受著,一次隊員一拳打在他眼睛上,結果眼睛裏馬上有了血絲,他像父親一樣挺直著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