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孩子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長期處在一個環境之中,思維就會漸漸地被環境同化,而找不出錯誤藏在哪裏。若能跳脫出這個環境,則會更容易地找到解決之道。麵對失敗時,不妨多請教一下站在我們旁邊的清醒者,或許,他有好的建議可以提給我們。
治理西域
西漢初年,班超為西域都護使。他在漠北任職達30多年,威懾西域諸國。在他任期內,西域各族不敢輕舉妄動,因此漢朝西北部邊疆及西域地區得以和平安寧。為此朝廷封其為定遠侯,可謂功成名就。
當班超年老力衰之後,以為自己已不能勝任此職,便上表辭職。皇帝念其勞苦功高,便批準了他的請求,讓任尚接替他的職務。
為了辦理交接手續,任尚拜訪了班超,問他:“我要上任去了,請您教我一些統治西域的方法。”
班超打量一下任尚,答道:“看你的樣子就是個急性子人,做事可能一板一眼,所以我有幾句話奉勸你:當水太清時,大魚就沒有地方躲藏,諒它們也不敢住下來。同樣為政之道也不能太嚴厲,太挑剔,否則也不容易成功。對西域各國未開化民族,不能太認真,做事要有彈性。能大事化小,繁事化簡才是。”
任尚聽了,大不以為然,雖口頭上表示讚成,內心卻不服,心想:我本以為班超是個偉大人物,肯定有許多高招教我,卻隻說了些無關痛癢、無足輕重的話,真令我失望。
任尚果然把班超的教誨當作了耳旁風。他到達西域後,嚴刑峻法,一意孤行。結果沒過多久,西域人便起兵鬧事,該地就此失去了和平,又陷於激烈的刀兵狀態。
出現這樣的結果,任尚非常後悔。但是,已釀成大亂,後悔已無濟於事了。
告訴孩子
無論做什麼事,在最開始的時候單憑自己的衝動是無法完成的。聽取有經驗的人的忠告,並通過實際的操作積累經驗,才能避免因為固執魯莽而犯的錯誤,使自己少走很多彎路。
絆腳石和墊腳石
一個走夜路的人碰到一塊石頭上,他重重地跌倒了。
他爬起來,揉著疼痛的膝蓋繼續向前走。
他走進了一個死胡同。
前麵是牆,左麵是牆,右麵也是牆。
前麵的牆剛好比他高一頭,他費了很大力氣也攀不上去。
忽然,他靈機一動,想起了剛才絆倒自己的那塊石頭,為什麼不把它搬過來墊在腳底呢?想到就做,他折了回去,費了很大力氣,才把那塊石頭搬了過來,放在牆下。
踩著那塊石頭,他輕鬆地爬到了牆上,輕輕一跳,他就越過了那堵牆。
告訴孩子
誰都會有身處逆境的時候。很多人被絆腳石絆倒以後就再也爬不起來了,而有的人則會化不利為有利,知道把絆腳石變成墊腳石,繼續前行。
高價買鄰
南朝時候,有個叫呂僧珍的人,生性誠懇老實,待人忠實厚道,從不跟人家耍心眼。呂僧珍的家教極嚴,他對每一個晚輩都耐心教導、嚴格要求、注意監督,所以他家形成了優良的家風,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待人和氣、品行端正。呂僧珍家的好名聲遠近聞名。
南康郡守季雅是個正直的人,他為官清正耿直,秉公執法,從來不願屈服於達官貴人的威脅利誘,為此他得罪了很多人,一些大官僚都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總想除去這塊心病。終於,季雅被革了職。
季雅被罷官以後,一家人都隻好從壯麗的大府第搬了出來。到哪裏去住呢?季雅不願隨隨便便地找個地方住下,他頗費了一番心思,離開住所,四處打聽,看哪裏的住所最符合他的心願。
很快,他就從別人口中得知,呂僧珍家是一個君子之家,家風極好,不禁大喜。季雅來到呂家附近,發現呂家子弟個個溫文爾雅,知書達理,果然名不虛傳。說來也巧,呂家隔壁的人家要搬到別的地方去,打算把房子賣掉。季雅趕快去找這家要賣房子的主人,願意出1100萬錢的高價買房,那家人很是滿意,二話不說就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