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看門人單霽翔

百味人物實錄

“我的職責是看好故宮。”當別人用“故宮掌門人”來稱呼單霽翔時,他總要糾正:“我是故宮的看門人。”

給故宮“看門”其實很有講究。一要把門看牢,避免火災盜竊等閃失;二要把門看好,還故宮以尊嚴;三要把“主人”伺候妥帖。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談論故宮時,愛提“尊嚴”這個詞。在他眼裏,文化遺產是有生命的,隻有善意對待故宮,挖掘它的文化內涵,並讓它保有存續的生態方式,故宮才有尊嚴。作為公共文化設施,故宮的主人是觀眾,隻有當主人更方便、更暢快地在這片文化領地上享受精神生活時,主人才更有尊嚴。

開發6700種文創產品

夾雜銀絲的頭發,洗得泛白的藏青色夾克衫,黑色老北京布鞋。從頭到腳,在單霽翔身上找不出時尚元素。

單霽翔今年60歲,但他心態開放,善於學習,樂於傾聽,敢於嚐試新事物,欣賞年輕人的思維、闖勁和玩轉電腦的身手。

乍一聽說故宮要設計一款名叫《皇帝的一天》的兒童網絡遊戲時,單霽翔愣住了:“現在的小孩子很受寵,是家裏的‘小皇帝’。我們推這樣一款遊戲,會不會更加縱容他們無法無天啊。”“不會。我們做出來你就知道了。”“行,那你們放手去做吧。”

遊戲一出來,單霽翔體驗之後感慨道:“皇帝還真是不好當啊。5時就得起床,換裝、讀書、請安、上早朝、禦門聽政,然後才是吃早飯。接下來辦公,召見大臣,批閱奏章,練武射箭……忙到下午3時30分才能休閑一會兒,吃第二頓飯,一天隻吃兩頓,還不能吃飽。看樣子,這款遊戲對小孩子是能起到寓教於樂作用的。”故宮適時推出“《皇帝的一天》親子體驗活動”,參與者踴躍。

在《胤稹美人圖》、《紫禁城祥瑞》和《皇帝的一天》這3款網絡遊戲之後,故宮在2015年再推3款,分別是剛剛上線的《韓熙載夜宴圖》和即將推出的《每日故宮》手機應用、《清代皇帝服飾》iPad應用。《韓熙載夜宴圖》在傳世名畫中注入100多個交互點,通過點擊,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可通過真人舞蹈、真人演奏等方式一一再現;《每日故宮》以每日一賞的形式推送代表性藏品;《清代皇帝服飾》不僅展示皇帝在不同場合的不同著裝,還能賜你透視的慧眼,看到皇帝從裏到外怎麼穿,甚至告訴你這些服裝如何製作。

虛擬的數字技術讓觀眾探到了腳步或目光不能抵達的故宮深處,而真實的文創產品則讓故宮文化從深宮走進了人們的生活——故宮的設計師團隊以故宮藏品的文化信息為元素,迄今已開發6700多種文創產品,比如“朕就是這樣漢子”折扇、“奉旨旅行”行李牌、萌萌噠格格書簽、霸氣十足的朝珠耳機、“黃袍加身”T恤衫、“金榜題名”圓珠筆、“禦花園彩石甬路”五彩耳釘……“我們不但萌萌噠,而且典雅豐富;不但腦洞大開,而且心胸開闊;不但霸氣十足,而且接地氣。”如今介紹起故宮的文創產品,單霽翔已然是滿口網絡語言的潮人了。

三年巡查走壞20雙鞋

從位於神武門西邊的院長辦公室出門向西,沿故宮紅牆逆時針行走一圈大約4公裏。自2012年初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至今的每個工作日,這樣的例行巡查已經讓單霽翔走壞了20多雙布鞋。

單霽翔常換秘書,在他擔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10年間,曾換了5任秘書。並非用得不“順手”,而是秘書跟著他幹活就像打仗,過段時間需作休整,隻有他像永不疲倦的戰士。

對故宮9000多間房子的一一踏足,讓單霽翔心中有數、胸懷大局。有些被人遺忘、久居“冷宮”的文物,通過單霽翔,找回了尊嚴。比如,幾十個院落裏散落的石刻構件,現在被集中到東華門附近的院落,統一保護、展示;再比如,幾十間房子裏堆放的門窗和箱子,現在有了專門的庫房,便於逐步清理和修複,為日後的陳列展示奠定基礎。

故宮猶如一座欣賞不盡的文化寶藏。最讓單霽翔遺憾的,是很多觀眾一進故宮就目不斜視,一直往前走,先去看皇帝坐在哪兒,再去看皇帝睡在哪兒,最後看看禦花園,就出門了。

英國著名視覺藝術媒體《藝術報紙》公布的2012年最火藝術博物館排行榜中,巴黎盧浮宮博物館以全年吸引970萬觀眾位列第一,而觀眾更多的故宮卻在榜單上沒有蹤影。“因為他們沒把我們當博物館,而隻是一個景點。要改變這一尷尬,隻有一條路,那就是從故宮走向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