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的是什麼?”秦少傑問道。
玉陽子自己倒了口茶水,這才說道,“這火神祝融的傳說,你聽說過吧?”
“好像聽說過。”秦少傑想了想說道。隻不過他不明白,這怎麼又扯到祝融那去了。
“聽說過就好。”玉陽子說道。“祝融,本名重黎,華夏上古傳說中的人物,號赤帝,後人尊為火神。有人說祝融是古時三皇五帝三皇之一。據山海經記載,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盡頭,是他傳下火種,教人類使用火的方法。而那秦王照骨鏡,就是祝融的火係法寶。”
“你是說,秦始皇當年發現的那具浮屍,是祝融?”秦少傑問道。
“這我就不知道了。是不是祝融,誰也不知道。”
“那,後來呢?這秦王照骨鏡哪去了?在秦皇的陵墓裏?”秦少傑問道。但隨後又疑惑的說道。“不對啊,那秦皇陵墓我進去過,也沒發現有這鏡子啊。”
“哈哈”玉陽子大笑道。“這你就說錯了,這秦王照骨鏡,本就不在秦皇的陵墓裏。秦始皇回到鹹陽後不久便駕崩,至於那秦王照骨鏡埋在何方,就成了一個千古之迷。直到北宋末年,有人在山上采藥,忽見空中有五龍圍著一座山丘相鬥,最後五龍皆死,龍屍從天而墜,然而龍墜處並無死龍,隻有地麵裂開一條大溝。采藥人驚慌之餘,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附近的村民,眾人爭相趕來觀看,隻見溝中有一巨物蠕動欲出,眾皆驚,以為有山鬼為害,於是縱火焚燒,火後從溝中獲一銅造巨獸,牛首龜身,頭上有牛角,身體是龜殼,並有七尾,尾端係骷髏頭無算,形態醜惡,上豐而下殺,獸頭上頂著一麵造型古樸的銅鏡,有人就將其獻給了當時在位的天子宋徽宗。
有見聞廣博的大臣進言給徽宗皇帝,稱這麵古鏡乃先秦之物,正是史書所載的秦王照骨鏡,此物為秦代鎮妖之器,年久妖氛難除,不宜留在禁中,應該物歸原處,按禮製重新掩埋歸複原狀,可宋徽宗對此鏡視若至寶,不肯割舍,一直留在身邊賞玩,不久之後,金兵鐵騎南下滅了北宋,俘虜了宋室二帝,秦王照骨鏡再次下落不明”
“這個,你也是為度娘的?”秦少傑問道。
“這是史書中記載,但是否是真實的,就不得而知了。”
“好吧,那你說你一千多年,都了解到了什麼?”秦少傑聳了聳肩,表示很無奈。除了度娘,就是史書。
“下麵,就是我的推理了。”玉陽子說道。
“你想想啊,既然那宋徽宗被俘虜了,那就說明,秦王照骨鏡最後一次出現,是在金兵滅北宋的時候。也就是說,這秦王照骨鏡,很有可能是與成吉思汗一起被埋葬了。”
“這個……問題是,你知道成吉思汗的陵墓在哪嗎?好像到現在也沒人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吧?”秦少傑問道。
他是學考古的,雖然被上過幾天的課,總是請假,但這關於成吉思汗陵墓的事情,他還是從書上看到過的。
現如今成吉思汗陵考古已經成為國際考古界的一個熱門話題。但尋找成吉思汗陵絕不是簡單的事情,所需要耗費的資金和人力難以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