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寒山長談(1 / 2)

夜未央,歌舞已畢,喧鬧的船坊終於靠岸了。

“走吧,我們去山頂吧。那裏好熱鬧啊。”周然輕搖了一下紙扇,笑著對三人道。

“嗯。”三人俱是輕輕點了一下頭。

寒山寺頂燈火通明,抬眼望去,山道上人來人往,上山叩拜的遊人依舊絡繹不絕。

拾級而上,四人走在通往寒山寺的石階上,於這清風明月中登山自有一番韻味。

巨大的紅色畫舫之上,一個俏麗的身姿靜靜地立在那裏,看著軒舉一行人慢慢地消失在人潮之中,清冷的眸子裏掀不起一絲波瀾,就那般默默地望著遠方。

“小姐,夜裏風大,您快些回去吧。”身後輕盈的腳步響起,一道溫柔之聲傳來。

“侍琴,你覺得那兩個人怎麼樣?”

“啊?”似是沒有料到眼前的人兒會這般發問,來人沉吟了一下才道:“琴兒看得出那兩個少年公子俱都不是凡人……”

寒山幽遠孤立,卻並不高,大約半個時辰後,四人便已來到山頂。

一座古老的殿宇矗立在眼前,殿宇門桅上高懸“大雄寶殿”匾額,正殿整體呈單簷歇山頂式,飛甍崇脊,據角舒展,別有一番氣勢,這便就是寒山寺的正殿——大雄寶殿了。

殿宇之前的露台中央設有爐台銅鼎,以供遊人焚香禱告之用。

四人進入正殿,入眼處便是高大的須彌座用漢白玉雕琢砌築,晶瑩潔白,座上安奉釋迎牟尼佛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態安詳。兩側靠牆供奉著十八尊精鐵鎏金羅漢像,據傳乃由佛教聖地五台山移置於此。

殿堂之內,有著不少的僧眾,引導遊人禱告。

出了正殿,四人又去了廡殿。

遊走在寒山古寺中,葉靜水也難得的說了一些寒山寺院的曆史,昔年寒山、拾得二人遊曆於此,見此地風景秀美,而楓橋鎮的百姓生活卻極端貧苦,冒佛家不違,以佛家至高武技換得數百萬枚紫晶石,一部分用於幫助楓橋鎮裏的百姓,另一部分於這寒山山下修建了寒山學院,又以一些佛門武技做為底蘊,自此蘇杭一帶的人才來此處學習,楓橋鎮這才富裕了起來。

寒山、拾得兩人最終悟得生之奧義,於楓樹林中坐化,昔時唐朝崇尚佛家,太宗皇帝聽聞此事,感念二人功德,遂捐資修建了這座寒山寺,自此以後寒山寺香火鼎盛,百世不衰。

幾人站在寒山寺的一處崖頂上,寒山寺的後院卻隱沒在夜色下,唯有居中的一座閣樓之中亮著昏黃的燈光。

在葉靜水的敘述中,眾人也對這裏的庭院有著不少的了解,而那後院是禁止入內的,那是寒山學院的珍藏典籍的地方,因此幾人隻能遠遠望著。

“那裏便是寒山學院的藏經樓,樓閣之中羅列了許多的武技以及一些佛門書籍,算是異常的珍貴吧。每年年祭賽各年級的前些名以及一些有潛力的學子會被邀請去那裏學習一段時間。”

“嗬嗬,去年姐姐也被邀請去那裏了,是北院一年級五人中的其中之一的人哦。”葉靜瑤笑著道。

葉靜水眼波流轉,嗔了自家小妹一眼,隱約帶著一抹苦笑道:“這兩年北院的成績並不理想,去年一年級中共有二十九名學子被允許去藏經樓學習武技,可北院隻有五人入選,這還是……”言道這裏葉靜水臉上也掠過一抹苦澀,“這還是賣了院長大人一個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