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回 聖天子登位封功臣(2 / 2)

宣讀已畢,眾人謝恩。宴罷,各歸寓所。次日早朝,狄仁傑奏道:“五台山上消安、消計、消月,並徒黃胖四個和尚,皆有忠義之心,潼夫解臣之危,原許陛下回朝之後,奏明加封。今陛下已登大寶,乞賜封贈,以彰聖恩!”天子準奏,差官至五台山宣詔消安等四眾,四眾接旨謝恩畢,款待天使,少不得備酒,留住一宵。次日天明,消安四眾隨了天使,一同進京,非止一日。

那日早到,差官來至午門繳旨,黃門官啟奏,皇上傳旨宣消安等上殿。消安聽宣,師徒四眾來至金階,山呼萬歲已畢。主開金口問道:“聞爾等師徒,素有禪規,更兼英勇,向日狄卿迎朕遇奸。若非聖僧解危,朕不知何日還朝。”消安等奏道:“貧僧向日路遇秋千歲遇奸,托萬歲洪福齊天,天意除奸,非僧人之能為也!今蒙聖恩過獎,實僧人之罪也。”皇上道:“爾等不必謙遜,聽朕封來:消安,封文英武勇護國大禪師,賜紫金盂一,賜錫杖一,大紅袈裟一。消計,封神威義勇祐國副禪師,賜錫杖一、袈裟一。消月,封與佛靜壇禪師,賜袈裟一、僧鞋襪一。黃胖,封牛癡長老,兼僧綱掌教之職。”皇上封過四僧,四僧口稱:“臣俗等謝恩,願吾王萬壽無疆,聖壽無疆!”山呼已畢,皇上回宮,眾臣朝散。

再講消安等少不得至狄千歲王府拜謝,王府留齋。師徒入朝謝恩,辭駕回山,天子準奏。師徒又謝過狄幹歲,狄千歲少不得有禮物相送,送至郊外而別。不講消安等回山。再言大唐君明臣良,綱紀複,朝政整。正是: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雲中駕六龍。

且不講大唐天子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再言駱宏勳榮任狼山總兵,差人到寧波府,將桂太太請來侍奉,家內有桂小姐、花姑娘朝歡暮樂。後來花、桂二位夫人皆生貴子。桂氏生二子,取名文龍、文虎;花氏所生三子,取名文鳳、文鸞、文鼇。駱宏勳將文虎繼與桂府為嗣,又將文鸞繼與花氏為嗣,又將文鼇繼與巴府為嗣,因向日誤傷巴結之命。而三氏皆有後人。後來五子俱係皇家棟梁,至今昌盛。

再講任正千久鎮潼關,後來在任娶妻方氏,所生一子一女,子名應龍,女喚素英,後與駱宏勳為媳,文龍為妻。至此,駱、任世代相好,至今如始。餘謙後來官到兵馬大元帥,娶妻秦氏,係世襲國公秦氏爺之女,所生四子二女。長女嫁與駱宏勳次子文鳳為妻,次女嫁與任公之子應龍為妻。四子長成,俱是文武,在朝伴君。後來之人,看到了餘謙之事忠直,有詩為證,詩曰:自幼心中直,平生膽氣豪。切齒恨王賀,救主不辭勞。

四傑威名重,義誌貫九霄。天祐忠義士,高官位列朝。

這幾句詩,單表餘謙忠義可嘉。

再者,花振芳夫婦有駱宏勳常常侍奉。鮑自安有婿送終,壽至耄耄之外。後人看到鮑自安與花振芳之事,有詩為證,詩曰:艱難江湖客,忠肝直膽心。忘身唯救友,立誌保聖門。

殺奸兼救難,除佞恤孤憐。今朝留竹帛,千古顯芳名。

後來花、鮑二老一笑而終。巴氏弟兄各各榮任總兵之職。其節婦修素娘之子,長大成立,讀書上進,聖恩禦賜,榮顯門庭,娶妻生子,傳派為梅氏宗支。真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至此,已完成反唐後傳一本故事。

詩雲:江湖有義終非盜,衣冠無良豈是人?

王賀好淫終有報,佞賊擅權枉費心。

世賴進賊今何在?梅滔奸險也喪身。

餘謙舍命存忠義,至今千古標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