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鬆心中不由一陣絕望, 一片混亂中,蔣鬆身旁扛旗的少年楊誌忽然挺起了胸膛,奮力高舉起旗幟,用他猶嫌稚嫩的聲音大喝道:“大家莫亂,蔣鬆將軍必能擊潰來犯之敵,大齊龍旗在此,蔣將軍也在此,大家以龍旗為圓心,結陣!” 罵抽打聲,數十名親信抽刀在手,如臨大敵般將蔣鬆團團圍起來。
蔣鬆騎在馬上,呆呆注視著前方不遠處緩緩逼近的數千騎兵,他仍舊沒從震驚中回過神來。
兩軍相隔並不遠,可以看到對方軍隊的陣勢,像一個巨大的半月緩緩推進。他們的陣勢很嚴謹,人馬之間相距間隔仿佛尺子量好了一般,穿的盔甲很統一,全都是黑色的鐵甲,有經驗的軍士看一眼便知道,這是典型的河東騎兵。
陣勢已結好。後勤數十輛沒有糧草的糧車在陣前擺開一排,它們能有效地阻擋敵人的戰馬衝勢。糧車後麵是一排盾牌兵和長槍兵,儀仗裏幾十餘騎少量的騎兵分別壓在軍占兩側。
蔣鬆看著身後的汴河水,心情不由分外沉重。自己這方的地勢太糟糕了,背水而戰這種事,千年前的韓信幹過,效果很好,殺得趙軍一敗塗地,可那時的情況跟現在不一樣,敵人輕視驕慢,而將士有必死之心,今日這般境況下,背水一戰管用嗎?
蔣鬆沒有上戰場也有好幾年了,不太懂得打仗了,況且他也是一介草莽出身,兵法韜略布陣等等,他一概不懂。不過再怎麼不懂也看得出今日這關不好過,如果沒有援軍的話,可以肯定自己死定了。
但是蔣鬆並沒有亂了分寸,他抽出了刀,朝斜舉厲喝:“弓箭準備!長槍盾牌準備!”
對麵數裏外,低沉的牛角號也在同一時間嗚咽吹響,這是進攻的號令。五千河東軍騎兵策馬而行,漸漸加快了度。
蔣鬆額角冒著冷汗,瞪著通紅的眸子盯住越來越近的河東軍騎兵。
己方八千人一動不動,神情緊張地嚴陣以待,對方是攻勢,己方是守勢,步兵在平原上衝鋒與騎兵廝殺無疑是找死。
蔣鬆目光投注最多的卻是己方的八千將士,他有些緊張地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甚至是每一個表情變化。
戰勝恐懼比戰勝敵人更重要,若此刻大家被嚇成了一盤散沙四散而逃,今日這一仗沒必要打了,隻能下令數十名心腹掩護他渡河逃命。
幸好,素來蔣鬆對將士們平易近人的態度和時而不斷的鼓勵此刻收獲了善果。八千名將士緊張,恐懼,惶然……什麼情緒都有,但卻沒有一個扔下兵器逃命的,大齊龍旗高高立於陣中迎風飄揚,各級將官來回巡弋傳達命令,人人手中緊攥著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