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蛻變,成長(2 / 2)

“盈盈,喝一杯?”段明玉舉起杯,從沉思之中醒轉過來,輕輕地喚著。鄭盈盈看到他玩世不恭的笑容,就有些恨得牙根癢癢,可是……她一點也不討厭段明玉壞笑的樣子。她舉起酒杯,與段明玉輕輕一碰,一杯酒下肚,兩片粉腮便溢起一抹嫣紅。

這處酒樓已經被段明玉暗暗的收購了,所以兩人是不怕付不起酒錢的,喝的自然是名貴的酒,段明玉不管走到哪裏,總是會想方設法的賺錢,但是每一次做的生意基本上都會還富於民,帶動一方的經濟,但買下這間叫做富貴樓的酒樓卻並不是為了賺錢,按照他的法,現在憑借著本狀元資產已經能夠穩居福布斯排行榜榜了,這點錢對於他來還真是無關緊要,買下這間富貴樓,主要是為了方便宴請諸位達官顯貴,商量相關要事的。

唐朝自開國以來的政策就是這樣,唐朝時期商人的政治地位十分卑下,朝廷律法嚴格規定,工商之士不得做官、工商之士不得與士族通婚,唐太宗就曾:“工商雜色之流,假令術榆儕類隻可厚給財物。必不可授官秩,與朝賢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所以商賈比庶民的地位還低,庶人服黃,工商雜戶不得服黃,且禁止工商乘馬。商人的私有財產也得不到法律保護,朝廷可以任意沒收。

如開元二十二年沒收京兆商人任令方資財六十餘貫。建中三年,“刮富商錢,出萬維者借其餘以供軍大索長安中商賈所有貨,意其不實,則加撰捶。人不勝苦,有縊死者”。

朝廷對商賈過於迫害,這樣一來,商賈們必然支持各地藩鎮對大唐朝廷的反叛,翼而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從此成為藩鎮割據的基礎。結果兩百多年來,一直就是士人輕商,武人重商,直到宋一統中原後,實際上抑商的現象遠不及前朝嚴重。但是朝廷重士,已成風氣,下承平之後,知道他們這才吸取了教訓,沒有沿襲唐律。

現在下大亂,普通商人自然是不好過了,至於下承平,商人的生意才興隆,那也未必。春秋時諸國林立,屏障重要,照理對商賈是最不得宜的了,而實際上商人當時不但獲利極高,而且社會地位極高。所到之國,該國將相都以禮相待,十分敬重。

不過這都是極少數的商人才能有足夠德的能量大國難財,自唐末五代以來的各方諸候也是如此,蓋因有求於他們這些大財團罷。而像這些富貴樓以前東家這種打鬧的商人不僅地位低下,而且錢也愈的不好賺了,在軍,錢,權集於一身的情況下,即使是心不甘情不願,也隻得乖乖的交出地契,把酒樓交給了段明玉。

此夜一醉方休,鄭盈盈和段明玉都是被店二抬回護國公府的,醉得不省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