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未曾想到,楊行密竟然將我等輕易的擺了一道,竟然謊報軍情,騙得節度使之位,如今更是將大將張顥派到京師,大言不慚的要求封楊行密為淮南王,免江淮三年賦稅,其狼子野心,實在是路人皆知。”段明玉皺了皺眉頭,果然還是瞧了古人啊。
七王爺接過話碴兒,將手中一張牛皮書信抖了抖,沉聲道:“本王剛剛得到消息,江淮使臣張顥已經花費重金準備打通田令孜的門路了,田令孜早已得知了陛下的態度,竟然忍痛將張顥拒之門外了,看來長安和江淮必有一戰啊。”
段明玉道:“不錯,不過王爺,須知江淮十數萬大軍,又比我軍擅習水戰,如果動用的兵馬少了。那我唐軍很難取勝。尤其是戰事一旦據延久了,恐會生出許多變故。亦將我大唐民生拖得糜爛不堪,如此反複,一個不慎,難免重蹈隋煬帝伐高麗的覆轍。”
數日之後,金鑾殿上李儇三日未曾上朝了,今日,他卻把腰杆兒一挺,沉聲道:“朕權衡遲攻與早攻的利弊,覺得還是一鼓作氣,早早拿下江淮更為妥當,聯已決定,明年三月,兵江淮,諸位愛卿有何建議?”
接任京兆尹的七王爺擔任道:“陛下,我大唐伐偽齊國時,契丹便曾出兵阻撓,因契丹鞭長莫及,且與黃巢素無往來,其國內又生紛爭,所以不曾南下,今江淮已成我大唐一統下之障礙,如果契丹內部紛爭不致激化。又或耶律阿保機能及時把兵權掌握於手中,那麼出兵襲我後方,擾我平江淮之戰是大有可能的。因此,臣以為,對契丹仍是不可不防,須遣幽州劉仁恭守住北地,嚴陣以時,對楊行密的戰事,務必戰決,據斬斷他人妄想之心。”
李儇聽得是一頭霧水,但是知道問題肯定很嚴重,急忙端正了身子笑道:“皇弟此言正合聯意,北國雖正內亂,卻也不能不妨。”
又有翰林學士上前道:“啟奏陛下,時至今日,我大唐迄今尚未江南水圖、兵力部署等重要情報傳來。如果要伐楊行密,是不能缺了長江水圖和江南各處兵力布防的情報的,否則恐需付出十倍努力,是否該令探子加緊搜集這方麵的情報?”
李儇得意笑罷,目光一閃,忽地膘見護國公段明玉正輕鎖雙眉,低頭沉思不語,不禁笑問道:“段愛卿在想甚麼?”
段明玉目光閃爍,想的入神,李儇連喚兩聲他都不曾聽到,一旁七王爺見狀,也是有些疑惑的望了他一下,並且輕輕拐了他一把,段明玉這才驚醒,霍地抬起頭來。
李儇又笑道:“段愛卿在想些什麼,竟是這般的入神,朕可是喚了你三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