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軍撤出數十裏,來到一處山,名叫中南山,以居高臨下的優勢,神策軍仍有難敵蒲州軍的急攻,王重榮也是馬上起家的藩鎮元帥,一但有了決一死戰的決心就毫無懼色,王重榮率部登山仰攻,一場血戰,迫使神策軍放棄中南山,繼續撤退,一日之間,四易防禦陣地,而王重榮則始終咬緊了他們,戰鬥之激烈,從王重榮累死三匹戰馬,換騎四次繼續衝鋒陷陣便可見一斑。
最後,神策軍隻有三百餘騎從山穀中逃脫,所部為掩護主將脫身,全部做了蒲州軍的俘虜。神策軍的一個都尉率三百餘騎殘兵敗將逃回長安城,唐僖宗李儇聞訊如五雷轟頂,這支長安主力的全軍覆沒,對唐軍士氣的打擊是重大的,前一次田令孜打下陝州城,有取巧的成分在內,還不那麼叫人服氣的話,這次兩軍主力的遭遇戰,卻是一刀一槍的真功夫。
這一戰,神策軍仍然是完敗、慘敗,長安上下悲觀的氣氛之重可想而知。
金鑾殿上,李儇氣急敗壞的道:“怎麼了?都啞巴了?一群飯桶,朕對你們太失望了。”
李儇氣得渾身直打顫,朝上眾官員麵麵相覷,都拿不出一個準確的主意來。
“啟奏陛下,臣有本奏。”左廂站出一老者,李儇定睛一看,乃是神策軍左使楊複恭,神策軍左軍現在是長安的最後一支兵馬,也是李儇最後的倚仗了。
按捺下自己的情緒之後,李儇猶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急忙道:“楊卿可有良策,道來。”
楊複恭道:“回稟陛下,臣現在左軍中實有兵馬三萬,長安城實不足守,另外,王重榮,李克用,朱茲已經合兵二十萬,氣勢洶洶,微臣以為陛下應當撤離,先至隴右李昌符處,另外再令洛陽七王爺和段國公立刻率兵回援,大事方才可期。”
李儇頹然的坐倒在龍椅上,兩度遷出長安,大唐三百年的君王裏,他可是獨一份啊:“真的隻能如此了嗎?”
楊複恭拱手道:“望陛下三思。”
如今長安城就仿佛一座牢籠,一旦離了這牢籠,不定我還有機會光複唐國,再蒞帝王。
到這兒,他又患得患失起來,緊張地看著與楊複恭道,“楊卿,你……七弟他……他們真的把握把能收複長安嗎,如果收複不了,那咱們可就死無葬身之地了呀。”
楊複恭隻得好言安慰道:“段國公手握重兵,戰無不勝,相信國公可以做到。”
李儇咬了咬牙:“那好,傳朕旨意,立刻撤出長安,令七弟和段國公回師救援,封段明玉為……”到這裏,李儇頓了一下:“楊卿,以你之見,應當封個什麼才好。”
楊複恭撇了撇嘴,轉而正色道:“回陛下,應當封王。”
“那好,朕就封段愛卿為靖王,希望段愛卿真的不負眾望,能靖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