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車子駛入沈陽市區。
才子說:“你到玉器店訂做一個精美的特製玉盒,把在老丫石碑下拿回來的沙子封裝上,先放在我在丫丫的專用餐廳酒櫃裏。”
老海說:“找瘋女人的事什麼時候去啊?”
才子思索一下說:“要不,現在就去,反正這幾天也沒啥事幹。”
老海說:“你不累嗎?”
才子說:“我在車上都睡足了,沒感覺到累。”
老海說:“那就去吧,做玉盒的事回來趕趟。”
才子說:“那我給哈順格日麗打個電話,告訴她一聲,免得她惦記。”
說完,才子掏出手機,很快電話撥了出去,電話接通,才子說:“哈順格日麗啊,我回來了,現在剛進沈陽。”
電話裏說:“才子,好,那你回家吧。我到市場上買點你愛吃的肉菜。”
才子說:“哈順格日麗,別著急,我還得去一趟我老家,我準備完成我的另一個心願。”
哈順格日麗已經不耐煩了,說:“你還有啥心願啊?”
才子說:“我和你說過,我在春明時,不是救過一個瘋女人嘛?他好了之後不是會給我五千元錢嗎?我現在想把那些錢送收回去。”
哈順格日麗說:“才子啊!那錢啥時候不能送去,怎麼偏偏這個時候送去呀!”
才子說:“既然我回來了,我就一次把該辦的事都辦了。剩下的時間我還得琢磨我們的買賣的事呢?”
哈順格日麗說:“行,那你去吧,讓老海開車慢點。快去快回。”
才子笑了一下,說:“我的好媳婦,你放心吧!讓我所有的包袱卸下,我才有足夠的精力幹大事嗎!”
哈順穀日麗說:“你去吧!卸下的包袱!嗨---!”
就這樣,兩人沒回家,直接趕往鐵嶺。他要去的昌圖縣,鐵嶺市下屬的大縣,也是全國僅有的一個百萬人口縣。
才子知道在這個人口大縣中找一個人會很難,但是他還是上路了。
車子行駛了將近3個小時,兩人來到了昌圖縣城。才子在車上就想好了尋找瘋女人的辦法,那就是到縣公安局查找這個人。
這裏他也是頭一次來,經過打聽他倆找到縣公安局。
才子和門衛說明來意,門衛把他倆引導到戶政科。一位四十多歲的文靜的女警察熱情的接待了他倆,才子再次說了自己的來意……
女警說:“請你把身份證拿出來,我登個記。”
才子拿出身份證遞給女警,女警看後說:“你這身份證不是兀術山的嗎?你怎麼說是沈陽的呢?”
才子急忙解釋說:“我十幾歲就在沈陽做買賣了,已經習慣說自己是沈陽人了。”
女警用一雙警惕的眼神看看才子,又看看身份證上的照片。之後在一個本子上記下了他身份證上的內容,她回到電腦旁說:“你找的那個女的叫啥名?”
才子說:“叫,劉冬梅,今年應該有三十幾歲吧。”
女警嫻熟的敲打著鍵盤,隨後挪動著鼠標。
鼓弄完後,她問才子說:“叫劉冬梅的我們這就有83人,符合年齡的也有15人,你自己看看她們的照片認認吧,才子湊到電腦前,看見其中的一張挺像。又仔細的看看說:“就是她,沒錯。”
女警說:“認準了。”
才子說:“認準了,就是她。”
這時女警麻利的在一張紙上寫上了劉冬梅的住址。遞給才子說:“你按照這個地址去找吧?”
才子接過了這張紙,謝過了女警和老海出了公安局。
按照這個地址,兩人一路打聽,一直到下午才找到劉冬梅所在的鎮子。
才子感歎的說,這昌圖縣的地盤也太大了,又都是農村,找個人確實挺難的。
過了一個村又一個村,村子裏的建築又都是一個模式,要是不打聽確實很難找。這裏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連一座山的影子都看不到。人到熱情問誰都會如實告訴自己,但是這裏的岔路口確實多,稍有疏忽就走錯路。公路雖然大多是砂石路,但還算好走。
接近傍晚時分,車子終於駛進了劉冬梅所在的村子。
兩人進村,見著路人就問認識不認識一個養過雞的叫劉冬梅的人,結果問過幾人都搖頭。才子很納悶,一個村子的人怎麼會不認識呢?這怎麼可能呢?一個小時又過去了,還是沒人告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