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博大精深(2 / 2)

對此我倒是深深一驚:這陳先生的話,竟然與張雅冰口中的傳說,不謀而合。盡量存在著幾個差異,但大體上卻共同印證了這種茶葉的名貴。

華夏的茶道,實在是高深莫測啊。

我有些受寵若驚地道:“陳先生您太客氣了,這麼名貴的好茶,我實在是受之有愧。”

陳先生一擺手,笑道:“我也是個愛品茶的人,品茶的同時,品人。這一枚‘紅崖茶’,算是借花獻佛吧。趙先生的能力,我當然早就有所耳聞,隻不過你比諸葛亮還難請,哈哈,直到今天,我們才有緣坐在一起品茶。換句話說,也許我們品的不是茶,品的是事業,品的是人生。”

陳先生的話極其深奧,我隻能朦朦朧朧的意會。我笑道:“陳先生太過獎了,我一介平民,能讓陳先生這麼看重。慚愧,真是慚愧。”

陳先生微微地點了點頭,道:“我們先品茶,品的差不多了,再談其它。”陳先生再品了一口,仍然是剛才那副讚許的神態。隻不過,若是仔細辨瞧,不難發現,他的神蘊當中,似乎更加多了幾分自信。

我感覺到自己手中的茶杯有千斤之重,好不容易才湊到嘴邊兒,濃濃的茶香飄散開來,那種感覺,簡直是恍然隔世,如臨仙境。

品一口,全身舒爽,那股剔透的暖流,順著喉嚨而上,就像一股仙泉,猛然注入到了自己的身體裏,奇妙無比。

我敢確定,這的確是我有生以來喝過的最特別的茶了,味道當中帶了一分苦,二分甜,三分清香,四分勁道。

陳先生見我品了一口後,笑問:“趙先生感覺如何?”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隻是連連點頭道:“好茶好茶,謝謝陳先生的款待。”

陳先生道:“不知道趙先生之前有沒有聽說過這種茶?”

被他這麼一句,我倒是暗暗得意了一番,在此之前,張雅冰的那一番話,仍然銘記在心。於是我侃侃而談起來:“略知一二吧。據說這種茶很難采摘,需要一個得道高僧,上懸崖俏壁上,勒弓射箭,每次射一片,風險係數極高,難度也很大。但成功率並不高。所以這茶才顯得彌足珍貴。”

陳先生一邊聽一邊點頭,還一邊品茶,他道:“趙先生果然是個見過大世麵的人。你說的沒錯,這種茶的確很稀有。而且,據史料記載,這種茶需要一種引子,這種引子不是酒不是藥,而是人。無論是在取茶的過程中,還是曬茶,都需要一位長相漂亮、年齡在十八歲以下的處女做引子,將取的茶放在處女的肚臍上,晾曬七七四十九天,才算成功。這四十九天當中,如果有一天天氣不好,那就得前功盡棄,從零開始。我這個人喜歡品茶,也喜歡收集茶,對待尊貴的客人,我不上酒,不上煙,不上菜,就上一杯茶。關於‘紅崖茶’的傳說,我搜索過很多史料,說法各一,但是卻大同小異。後來通過某些關係,我終於弄到了這幾枚存世的茶寶,可以毫不客氣地說,你是第二個享受到這種待遇的客人。”

我連聲道:“榮幸榮幸,陳先生您太抬舉我了!”我受寵若驚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象征性地衝陳先生作了一個楫,以示感激。

陳先生一擺手道:“不必客氣。想知道第一個享受到這種待遇的客人,是誰嗎?”他突然拿一雙極富殺傷力的眼睛望著我,似笑非笑,溫柔當中夾了一把刀。

我笑道:“那個人跟我一樣幸運!”

陳先生輕聲一笑,雙手伏在桌子上,輕聲道:“那個人,就是現任中央特衛局局長,程局長。”

我猛地一愣,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怎麼會是程局長?難道,程局長和這位陳先生,是舊相識?

我在心裏不由得琢磨了起來,是這個陳先生在故意試探我,抑或還是其它的原因?

但是陳先生卻沒有展開講,隻是笑著再說道:“程局長那個人很有趣,有趣。”

我隻是陪著笑,不發表絲毫評論。我總覺得,這個陳先生過於神秘,以至於讓我根本摸不清他的出牌路數,他究竟要向我表達什麼,抑或是一種特殊的試探?

陳先生沒有再提程局長,而是繼續就‘品茶’方麵的文化,大談特談了幾句,他對華夏的飲茶文化的確是了解的不少,我相信喬靈之所以喜歡上品茶,估計也是受到這位陳先生的熏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