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會做人、會處世的女人最命好(3)(2 / 2)

我們知道有些動物在不斷進化中,為了有效地保護自己,毛皮進化成種種保護色,即能在不同環境中使自己變換不同顏色,同周圍的色彩一致,從而達到避免危險、保護自己並攻擊弱者的目的。動物尚知如此,人怎麼能在別人麵前完全暴露自己?

作為一個女人,你要知道,不前不後是一種處世哲學,更是一種處世技巧,它的根本點就在於明哲保身。這種策略可以保證你在一個群體之中四平八穩步步為營地向前推進。不前不後是欲望控製的結果,是理智的化身。

它要求你在工作過程中沉著、穩定,不以情緒支配言行,不受心理欲望蠱惑。”淡泊明誌,寧靜致遠”,正是這種不前不後處世態度的體現。

但是,任何事情都得一分為二,不前不後隻是說在同事之中,在利益與榮譽麵前,不過分張揚自己,不踩著別人的肩膀向上攀登。不前不後隻是一種過程,但從結果——自己的前途與事業而言,則必須是在他人的前頭,必須從同事之中脫穎而出。到那時,其情勢將不會再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而是“眾星捧月”,“眾望所歸”。這正是恰當地把握不前不後分寸,為自己的事業贏得機緣。

這就好比大家在觀看一場馬拉鬆比賽時,通常會看到前半程跑在最前麵的人反而不容易奪到金牌,而跑在稍後一點的隊員卻在更多的時候奪取了桂冠,當然位置太靠後的落伍者也同樣與冠軍無緣。這同人與人之間的社會性競爭和相處何其相似, 人生的奮進過程其實就是一次馬拉鬆比賽,隻有恰到好處地保持不前不後的位置,把握不前不後的分寸,才有可能更多地獲得成功。要知道,在這場比賽中,人們要看的不是過程,而是最後的結果。所以,做一個聰明的女人最重要。

好命女人絕不自命不凡

有些女人天生骨子裏就散發著一股清高勁,凡事有自己的一套行為標準,有自己的做人原則,一旦別人的舉動不在自己的標準和原則之內,就開始疏遠、鄙視別人。而另外一些女人天生骨子裏就透著一股親和力,想他人所想,雖然她也有自己的原則,但有時候她也能“隨大流”,辦事靈活,主動與人親近。這兩種不同處世風格的女人有著不同的命運。前一種女人一生中將會充滿孤獨和苦悶,後一種女人一生中將會充滿快樂和幸福。這就是一個女人好命還是苦命的區別。

劉燕所在的工廠很大。她開始進工廠上班時,工友們都很喜歡這個小姑娘。劉燕在工作中發現,一個小時加工300個部件很容易,但是,她周圍的工友平均隻加工200個,並告訴劉燕要放慢速度,悠著點。劉燕心想:“為什麼要放慢? 我喜歡多幹! 而且你們一個個生產效率這麼低不是有損工廠利益嗎? ”因此,劉燕從心裏看不起這些工友。所以劉燕仍然堅持每小時加工300個部件,並認為工友們都是些懶惰、愛占小便宜的家夥! 但是劉燕卻發現,工友們不願意搭理自己了。隻要劉燕過來,工友們就停止了談話,有時大家還笑話她,排斥她!

從上麵的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劉燕開始的清高,讓工友們有意地疏遠了她,她把自己孤立起來了。歸根結底,劉燕不應該輕視工友,不應該自作清高。那些自作清高的女人往往被人孤立。清高的女人常常獨來獨往,並不是因為她們喜歡這樣,而是她們認為自己鶴立雞群,周圍的人都不配與自己一起交流、一起同樂。這樣就免不了被別人疏遠和排斥。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任何的群體都有維持群體一致性的特點。對於同群體保持一致的成員,群體的反應是喜歡、接受和優待。而對於偏離者,群體則會厭惡、拒絕和製裁。因此,任何對於群體的偏離都有很大的冒險性。

很多年輕的女性被同伴疏遠了都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認為自己不過是堅持了自己的原則,卻受到他人的排斥。問題就在所謂的“自己的原則”

上,有時,你所堅持的原則並非真正的原則,而是自己的偏好甚至乖僻,由此而產生與他人的格格不入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