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上午九點,秦天河準時來到市政府辦公樓三樓小會議室參加下鄉扶貧人員下鄉動員工作大會。 走進會議室,秦天河看見二十多張年輕的麵孔,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他先同熟悉的幾個人一一打了聲招呼,然後便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剛坐下,坐在他旁邊外表文質彬彬的男青年就湊了過來,問他:“兄弟哪個單位的?”
“工商局的,你呢?”秦天河答道。
“我在市政法委文明辦上班,叫唐天浩,唐朝的唐,老天的天,浩氣長存的浩,兄弟尊姓大名?”文質彬彬的男青年先做了一番自我介紹,然後話鋒一轉,問秦天河道。
秦天河道:“我叫秦天河。”
“是秦兄弟啊,秦兄弟這次去哪個縣?”
秦天河搖了搖頭,道:“我還不知道。”
聽秦天河說不知道去哪個縣,唐天浩立刻遞給秦天河一張表,並道:“這是下鄉扶貧人員安置表,你看看。”
秦天河接過表大致瀏覽了一下,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直到此時,秦天河才知道自己被派到方山縣扶貧。
方山縣和秦天河老家天南縣相鄰,是益陽市最西邊的一個縣,縣域內四分之三道麵積都是山地和丘陵,由於地形複雜,交通非常閉塞,對外隻有一條縣級公路和外界連接,所以,方山縣也是益陽市九縣三區中最偏僻,最落後,最貧困的一個縣區。
雖然隻在下邊待三年,但見自己被派到全市最偏僻、最落後和最貧困的一個縣,秦天河依然感到莫名的失落。
但是,一切都已經成為定居,再也無法改變,他隻能接受現實。
見秦天河盯著表格看沒回答自己的問題,唐天浩又問了一句:“找到了嗎?”
“找到了,去方山縣。”
唐天浩馬上伸出手,握住秦天河的手道:“兄弟,我們是一夥的,以後多多關照。”
“也請唐老兄多多關照。”
秦天河話音剛落,益陽市分管扶貧工作的副市長林華山、市政府副秘書長兼市政府辦公室主任徐方學和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兼益陽市扶貧辦公室主任賈瑞傑以及市電視台、市廣播站道記者走了進來,徑直走到主席台上。
三位市政府領導坐下之後,電視台和廣播站道記者立即取出攝像機對著三位領導按下快門。
在攝像機閃光燈不斷閃爍中,賈瑞傑拿起話筒,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賈瑞傑主要強調了國家以及省市有關的政策和法律,並強調說:“選派機關工作人員下鄉扶貧是市委市政府的響應國家號召,支持農村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所以,我們全體下鄉人員一定站在講中文的高度對待這個問題,下去後,一定要按照市政府簽發的第一百二十八號文提出的要求,摒棄貪圖享樂的腐朽思想,發揚吃苦奉獻的精神,立足農村,紮根基層,為老百姓多做好事和做實事……”
接下來,林華山副市長給全體下鄉人員介紹了農村的實際情況,以及老百姓的生活狀況,當然說的最多的還是自己農村工作的經驗教訓,這也是他在基層工作二十多年的深刻體會。大家都如饑似渴地聽著,他們知道以後這些都能用的著,而且都是最實用的‘真理’了。最後,林華山語重心長:“記住,老百姓是最通情達理的,隻要你們真心為他們好,他們絕對會支持你們的工作……你們不要自以為是城裏人就看不起農民,其實他們才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更是國家真正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