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以往一個縣委書記、縣長、縣委副書記和常務副縣長這樣級別的領導調離或者退下來之後,大多遵循自然接替程序,由下一職級領導順接,即使下一職級人員不是唯一人選,選擇範圍也不是很大,頂多下調一兩個職級。

但如果像於誌國告訴他的那樣,方山縣的縣委副書記人選將不再局限於他一個人,也不再局限於某三兩個人之間,縣委、縣政府符合條件的人都有資格出來和他較量一番,而且最終鹿死誰手還是一個未知數。

至於夏書記提出的注重廉潔奉公以人為本那一條,目前也隻是嘴上說說、紙上寫寫,就像做年終總結時寫的“自參加工作以來忠於黨,忠於社會主義”之類的口號一樣,都是空話,假話和套話,而且這樣的空話、假話和套話還不能不說。

想到這裏,曹玉華倒吸了一口冷氣,情不自禁地再次問道:“老兄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於誌國沉思了一下,突然加重語氣道:“在我看來,其他幾條對你影響都不大,關鍵是強調選拔的範圍要擴大,視野要更加開闊,力爭使參與性、競爭性更強這一條,對你影響非同尋常。要知道,就目前情況而言,隻要候選人範圍擴大,可能就意味著縣長人選不僅你一個人,何長青、李法山、皮建高、汪峰和闞中東他們都有資格出來和你一爭高下。”

“怎麼會這樣呢?”曹玉華既像是問自己,又像是問於誌國,突然冒出了這樣一句。

“但不管怎樣,你都不能鬆勁!”於誌國鼓勵曹玉華道,說到這裏,他停頓了一下,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繼續語重心長地告誡曹玉華道:“玉華啊,我之所以第一時間把這些內幕告訴你,就是希望你能重視起來,重新考量自己的競爭對象和競選策略,俗話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才能確保萬無一失。機遇和困難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你比別人提前一步有所準備,那就能掌握主動權,比其他人多出幾分勝算和優勢,就像兩軍交戰,很多時候拚的是時間和主動權,誰抓住了時間,掌握了主動權,誰就會成為勝利方。”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誌國,你分析的太透徹了,聽了你的分析,我茅塞頓開,你放心,我聽你的,馬上重新考量自己的競爭對象和競選策略,以便確保萬無一失,謝謝你,真的太謝謝你了!”曹玉華由衷致謝道。

於誌國不無調侃道:“那你說,怎麼謝我?”

曹玉華指著滿桌的飯菜道:“今天,我隻能請你吃飯了。”

於誌國不無調侃地說:“曹玉華,你也太小氣了吧,我告訴了你這麼重要的信息,就用這一頓飯來打發我?”

曹玉華也笑著說道:“那你說,我該怎麼感謝你,有什麼條件盡管提,隻要我能滿足的,一定滿足。”

於誌國笑了笑,道:“開玩笑的,今天哪也不能去,就在這裏吃飯,你給我點了紅燒鮑魚湯和嫩雞魚翅湯,怎麼也不能浪費了吧,還有這五糧液,我最好這口了。”邊說邊坐在了餐桌前。

藺明傑急忙拿起五十二度醬香型五糧液,給於誌國、曹玉華和自己分別倒了一杯。

藺明傑幫於誌國和曹玉華倒滿酒後,曹玉華立即端起酒杯,衝於誌國道:“誌國,我先敬你一杯,感謝你在第一時間把這麼重要的信息告訴我。”

於誌國端起酒杯和曹玉華碰了一下,道:“我還是那句話,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胳膊肘絕對不能往外拐,既然我們是好朋友,我們就要始終坐在一條船上,同舟共濟,來,幹了這杯,也預祝你心想事成,馬到成功,如願登上方山縣縣委副書記的寶座。”

接下來,三人邊喝邊聊,於誌國比照著夏書記提出的杠杠給曹玉華提出了幾條指導性意見,對方山縣現有有資格出來和曹玉華一較高下的人選逐一篩過,又把曹玉華的個人情況、競爭優劣仔細捋了一遍,這才使整個交談過程成為一次馬拉鬆。

於誌國不愧在市委組織部工作了將近二十年,而且又是主管全市地縣區幹部的幹部科科長,對全市幹部和方山縣幹部情況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分析起來也是頭頭是道,簡直是探囊取物、如數家珍,而且高屋建瓴、入木三分。

按照於誌國的分析,方山縣委常委那一堆人裏,覬覦縣委副書記寶座,能和曹玉華一爭高下的隻有縣政法委書記皮建高和分管工業財政的副縣長李法山。

而且,於誌國還把皮建高、李法山和曹玉華三人之間的競爭優勢進行了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