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扮孝戲老子惱怒 父親蹈覆轍眾人嬉笑(1 / 3)

七月七日這一天,是本莊大戶人家梁善本的大公子——梁金星新婚之禧的日子。梁善本是縣城回春堂的掌櫃的,他是開生藥鋪的。生意非常興隆,手麵闊綽,出手大方,人緣極好,朋友很多。又結識了不少地方上的有頭有臉的人物。今日令郎完婚,自然是高朋滿座,摯友如雲。前來賀喜的絡繹不絕,門前車水馬龍,熱鬧非凡。一家有事鄰居們幫忙自不必細說。 小群英隨著年齡的增長,卻越來越搗蛋,很不招人喜歡。當初人們都說他長大後做大官,人們也確實談論過一陣子。以眼下看他無事生非,尤其是吃過他虧的人更是氣不打一出來,背著它的父母說他壞話。都說他以後有啥高官厚祿,要我梁金貴看來,那小兔崽子以後不但做不了大官,會不會成為江洋大盜,響馬,山賊草寇,或者是地痞無賴也未可知。眼下這麼小就這麼壞,以後還會成啥好東西。議論歸議論,說長道短是一個人的雅興,他人的嘴長在他人的頭上,人家願意說好就說啥,人家願意說壞就說壞,誰也不能堵住誰的嘴。誰家的孩子做大官,掙大錢,他的爹娘跟著享清福,吃香的,穿光的,老子沾兒子的光。兒子不走正道,幹些左道旁門,或者胡亂來,觸犯了王法,不但自己蹲大牢,坐大獄,爹娘也要跟著吃苦受罪,不願意也賴不掉。人人都想著望子成龍,可是成龍的孩子畢竟是少數。這幾天梁金貴一提起小群英就罵個不停,說小群英孬,說小群英壞。說小群英怎麼那麼多的壞點子,不知他那麼多的壞主意藏在啥地方。也不知這小雜種給這些小孩子們灌了啥迷魂湯,非跟在他的屁股後邊玩不可。好像不跟他在一起就玩不成,玩的不開心似的。剛說到這裏,抬頭一看,不由怒發衝冠,氣撞鬥牛。小群英的兩條腿分別岔開,兩隻腳分別站在兩個桌子的邊上,兩張桌子中間像一條胡同。十幾個孩子排成一條長隊,都從小群英的大腿下邊鑽過去向前跑。跑在最前邊的那一個人又轉過彎來,緊跟在長隊最後邊那個人的身後。就這樣首尾相連,如此旋轉著朝前跑,他們一邊跑著,一邊高聲喊叫著。這是小群英出的叟主意。按照小群英自己的說法,他給這個遊戲取了個很雅的名字,叫韓信率軍出轅門。其實在小群英心裏並沒有那樣的高雅。完全是在戲弄小孩子們,更有辱罵的意味。當然這些小孩子們並不知道小群英在刁罵他們,給他們使心眼,變著戲法地糊弄他們。雖然小孩子們不知道,可是大人一看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從他人腿下鑽過去不是好事由來於兩個原因。一是韓信在不得誌的時候,被惡人所欺,屈辱地從那惡人的大腿下爬過去。後來韓信被稱為胯下之夫,被人瞧不起,說韓信是一個沒有血汗的人,缺乏大丈夫的剛烈。等韓信的六韜三略、用兵計謀學成之後,去投項羽,項羽不肯重用他。又來投劉邦,劉邦知道韓信當年鑽胯受辱之事,也不肯重用他。最後還是蕭何獨具慧眼,識靈秀與風塵之中,極力向劉邦舉薦韓信。劉邦對他幾回考校,這韓信確實對領兵大仗,攻殺戰守,逗引埋伏很有韜略,後來韓信才被劉邦重用,封為大將軍。第二個從腿下鑽過去,有不好之嫌的是封神演義上的一個人物,一身的功夫,神通廣大,無人能勝他。薑子牙手下那麼多的戰將,都不是他的敵手。薑子牙掐指算了算說道:此人不可戰勝。薑子牙就命人給那位神通廣大的人塑了個像,寫上他的生辰。再找一個比他生辰硬的人,天天用腿從那人塑像的頭上邁過去。每天三回,從不間斷。不到半年的時候,那人就被咒死了。大約就是因為這兩個事,人們都非常忌畏從他人的退下爬過去,視從他人腿下爬過去為奇恥大辱。或者要遭到封神演義裏那個人物的下場,很快就會死掉。梁金貴看到自己的兒子從小群英的腿下鑽過去,心裏非常的氣惱。張口就罵小群英,而後又罵自己的兒子。說自己的兒子諢,說小群英壞。滿肚子的餿主意,專想著辱罵人家小孩子。小群英滿不在乎地反駁道:我們在學唱大戲,怎能是罵人哩?梁金貴憤怒地說道:既然不是罵人的,那你就從我的大腿下鑽過去可好?說著就岔開了雙腿,做出讓小群英從下邊鑽的架勢。小群英是何等的精明,自然是不會從梁金貴的腿下鑽的。小群英也不想和他多糾纏,搖了搖頭說道:這是大戲上的事,你也不懂,我就是給你講,你也聽不明白。小群英一邊說,一邊扭過頭來逃走了。梁金貴望著小群英的後背,罵罵咧咧地說道:你這個小王八羔子,滿肚子的壞主意,不是啥好的鳥。罵完之後又看了看跟前的孩子們道:你們這些孩子們,不要跟小群英那小兔崽子在一起完,他不是個好東西,他總是想方設法欺騙你們,你們都精明不過他。梁金貴是個精明人,這是全莊上的人都知道的事,沒有想到他的兒子怎麼是個糊塗盆,他越想越生氣。前兩天剛囑咐過他兒子,不讓他給小群英在一起玩,他偏不聽,沒有過一天就又跑到一起了。是的梁金貴小時候沒有這樣的經曆,終日都在爺爺奶奶嗬護之下。 梁金貴小時候有個諢號叫二半截,兄弟二人,他是老二。他的哥哥叫梁玉貴,諢號叫大半截。他的諢號是因為一件事而起的,這要上溯到三十年的時候。三十年前,梁金貴的爺爺梁茂昌是一個很會做買賣的人,以販賣騾馬生意為業,經常來往於鹿邑於界首兩地。從界首賣幾匹大騾子大馬牽到內地賣,又從內地買些牛驢牽到界首賣掉,來回都能賺到錢。這也是梁茂昌有眼力,一看牲口的牙齒,就能知道牲口的年歲。再看牲口的骨架,賣方的要價,又能從中去掉賣方所要的虛價,以最低的價錢買回來,再一最高的價錢賣出去。對此把握的恰到好處。買一頭牲口能賺多少錢,估計的數和實賺到的數相差無幾。再者就是梁茂昌的運氣太好,有一會的事就是很好的例證。本莊上與梁茂昌年齡不差上下的幾個人,看到梁茂昌經長來往於界首與內地。日子明顯地富裕起來了,家有黃金千兩——鄰居是杆秤。眾鄰居看到梁茂昌販賣牲口賺到了大錢,都紅了眼,也跟著他做起了販賣牲口的營生。並且學著他的樣子,跟在他的後邊,在本地賣幾頭牛驢,牽著到界首去。走到半道上梁茂昌患了病,病倒在客棧裏。梁茂昌就跟他們幾個人說道:這生意你們也跟著我做過幾回了,道路你們也都熟悉了。你們看我病倒在這裏,啥時候病愈還說不準。住店、吃飯,還有牲口所吃的草料,都是要花錢的。你們陪著我住在這裏,每天都要花很多的的錢,何不先走?眾人聽他說的是這麼個理,都牽著牲口上路了,把梁順昌擱在客棧裏。 先走的四個人牽著牲口來到界首。這時的牲口行情很不好,沒有遠路的大客商,賣給本地麵上的人價錢非常低。等到梁茂昌病愈後,他把牲口牽到行裏,正好趕上遠路的客商到達,牲口的價錢暴漲,梁茂昌的牲口便賣了個好價錢,很自然地要比他們賺的錢多。他們先走的幾個人在一起說道:同行不同利,無財運的就是跟著有財運的也是枉然。人走紅運,財源廣進。人不走運,幹啥買賣也甭想賺錢。梁茂昌甘願為兒孫們當牛馬,把幾年販賣牲口賺來的錢,購磚賣瓦,請來泥匠、瓦匠、木匠。要給兒孫蓋一棟樓房, 就在第一層剛要結束,第二層快要開工的時候。他的第二個孫子,也就是現在的梁金貴,那時剛滿五歲,用一根細麻繩拴著一塊磚拉著朝前走,嘴裏還吆喊著:買磚嘍!賣磚嘍!這時的梁茂昌一聽就心裏咯噔一下。心裏想到,我費了多少心血給你們蓋樓房。這樓還沒有竣工,你這個小冤家就賣我的磚,以後你若是長成一個敗家子,我眼下給你蓋得樓再好,置辦的產業再大也不夠你敗的。心裏就有些不痛快。於是就看到大孫子梁玉貴,滿心想到,有一個敗家的雖然不好,可再有一個治家的也不壞。懷著忐忑不安心情給梁玉貴說道:你弟弟賣磚頭,你去把他要賣的磚買過來。那知道大孫子說的話更使他大失所望:他賣磚頭,我也賣磚頭,我連這地都要賣了。梁茂昌的心徹底涼了。梁茂昌本來就心事重,是一個好勝的人,兩個孫子的幾句話,猶如一盆涼水澆到梁茂昌的頭上,不由得心灰意冷。立即叫泥瓦匠停工,不在造第二層,現在有多高就算多高。泥瓦匠們問他為啥?這梁茂昌歎口氣說道:看起來我就是這樣的命了,心比天還高,命比紙都薄,我有心給他們蓋一棟像樣的樓房,置辦一些家業。可他們一個賣磚頭,一個不但要賣磚頭,還要把地都要賣了。難免以後這兩個小冤家是一對敗家子。我那還有心思給他們蓋那樣好的房子。就這樣一棟樓隻蓋了一半便停了工,後來人們都稱他的這棟房子,叫半截樓。稱梁玉貴為大半截,稱梁金貴為二半截。大半截在九歲時患了天花,病得死去活來。為了給他治病,花掉了半個家業,也沒有治住他的病,還是一命嗚呼了。玉貴一死,金貴就更金貴了。嬌生慣養,一有個頭疼腦熱的,一家人嚇得要死。到廟裏燒香禱告,求神靈保佑孩子平安。請巫婆遊墜,邀神漢驅邪,求先生用藥。真是放在手裏怕丟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對金貴百依百從,要星星不摘月亮。現在的火爆脾氣也是在那個時候嬌慣出來的。爺奶的嬌慣,父母的疼愛,也不是白疼。這梁金貴著實的孝順,在整個莊上是有名的孝子。婆娘更是賢惠,隻是梁金貴有時脾氣很暴躁,也有發一下火的時候。今日生氣,發那麼大的火,還是前幾天餘怒未息緣故。小孩子看過戲,就模仿著戲台上的人物。楊延景埋頭一折,楊延景炸死在出殯的時候,楊宗保頭戴麻冠,身穿重孝。一手拿著招魂幡,一隻手拿著姥盆。左右兩邊各一人攙扶著孝子——楊宗保。楊宗保哭的非常悲傷,嘴裏哭喊著,爹爹呀!你死得好苦呀!棺柩抬起,楊宗保一手拿起姥盆,高高地舉起,迅速地朝地上的磨刀石上摔去,把姥盆摔得粉碎。小群英領著一群孩子,就學楊延景埋頭的這一折。讓梁金貴的兒子嶗石扮演戲中的楊宗保,也不知道這些孩子從那裏弄來的白紙,麻等物。以瓢畫葫蘆地給嶗石戴上麻冠,腰上係上麻紕,鞋上糊上白紙。八個孩子抬一個破草籃子當棺柩,還用樹葉裁成外邊圓,中間挖一個方洞,形似人們常用的銅錢弊,又叫賣路錢。點燃麥秸草,當做給楊延景燒的紙錢。嶗石也和戲劇裏的楊宗保一樣,左手拿著招魂幡,右手拿著破盆碴,跪在破草籃子的前邊。小群英是孩子王,一聲高喊——起棺。你看嶗石學著戲台上的楊宗保的模樣,快捷地舉起右手中的破盆碴,朝地上的磚上摔過去,破盆碴被摔得粉碎。緊接著就是放聲大哭,一邊哭,一邊說道:爹爹呀!你死得好苦呀。嶗石表演的很投入,學的很逼真,可以說是惟妙惟肖,於戲台上楊宗保無有二至。正當他們玩的開心的時候,卻被路過的梁金貴看的一清二楚。當時被梁金貴氣的七竅生煙,隨即破口大罵道:嶗石你娘的屁!你學啥不好,偏學孝子。一邊罵著,一邊急急忙忙地朝嶗石跑過去,抓著嶗石就打。一群孩子看到嶗石爹打嶗石,呼啦一下子都跑開了。梁金貴看到自己的孩子傻成這樣,越想越氣,越氣罵的越凶。 要說嶗石傻得狗屁不懂,那是假的。其實他也很精明,隻是這孩子身體太肥胖,長的五大三粗的。走起路來都有些呼歇帶喘的。與同年齡的孩子相比,要比同年齡的孩子高上半頭。而人家的孩子都會爬樹,這嶗石因身體太肥胖,走起活像個大狗熊,根本就不能爬樹。會爬樹的小孩子們從樹上掏下小鳥喂著玩,,小鳥喂熟後,那裏叫,朝那裏飛。一會兒飛到小孩子的頭上,一會兒飛到小孩子的肩膀上。嘰嘰喳喳叫個不停,要小主人喂它螞蚱吃。小孩子們玩小鳥玩的很開心。嶗石不能上樹,當然就沒有小鳥玩。看到別的小孩拿著小鳥玩,眼饞的不得了,急的抓耳撓腮的。小群英知道嶗石很想玩小鳥,就讓嶗石扮演楊宗保,等他演完了戲,小群英就給他上樹上掏小鳥。嶗石得到小群英的許諾,就不顧一切地答應扮演楊宗保的角色,正好被他爹撞見,弄得嶗石既挨罵又挨打,好不狼狽。 試想一想,你小群英也夠壞的。你讓人家的孩子演那一折不好,怎會想到演楊宗寶哭靈。就是讓嶗石演秦檜,嚴嵩,嶗石的爹也不會惱成那個樣子。再說嶗石也太傻,怎會恁聽人家的話,叫幹啥就幹啥,能不知道死爹死娘是最不吉利的事?前幾天受到小群英的愚弄,今天又從他的腿下鑽。當爹的連續看到自己的兒子被他人愚弄,哪有不惱怒的。說實在的以上兩樣事,對梁金貴來講,他並不計較吉凶死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