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偷鮮桃同窗被罰跪記前嫌知州遭譏諷(1 / 3)

第十四章 偷鮮桃同窗被罰跪記前嫌知州遭譏諷觀音閣的院子內,栽有兩棵桃樹,兩顆李子樹。剛開花不久,老和尚就把這幾棵果子樹用籬笆圍起來,他深知到這些學生都不是省油的燈,一個個都像一群狼羔子,如果不把這些果子樹用籬笆圍起來,不到成熟就會把他們糟蹋的一枚不剩。老和尚每日裏除了早上上香,就做早課,晚課,或者是種菜,澆水。沒有事幹就到桃樹梨樹下溜達,眼看著桃子和李子一天一天的大起來,心裏非常高興。這些小學們常常在籬笆外麵窺視著逐漸成熟的桃子。桃子,李子慢慢地接近成熟了,桃子比李子成熟的早一些。成熟的桃子掛滿枝頭,使人看上一眼就饞涎欲滴,隻是愁著沒法兒進入籬笆內去摘桃子,他們時刻都準備跳進去,這一天機會終於來了。先生有一個祖傳秘方,能治一種叫脫骨疽的病,據很多人講這種病很難治,無論多有名氣的醫家,不通此竅,也治不了這種病,病人就是花再多的錢也沒用。先生老家的人知道他會這個絕活,能治愈這種病,病家的人從歸德來到這裏求藥,上下跑了二百裏的路來找先生。先生把求藥人領到住房裏,很體諒老家人走這麼遠的路不容易,急忙炮製藥,碾製藥。學生在學館中自然是沒有人看管了,他們一見先生出去,長時間的沒有返回來,知道先生一定有事。就小心翼翼地流出學館,偷偷地走道先生的住房近處竊聽。隻聽一個陌生的聲音說到病長病短的,有從廚房裏飄出一股濃烈的藥氣來。勿容置疑,先生在搗弄藥。還要很長的時候才能到學館中來。幾個學生早就盼著先生離開學館,他們好瞅準時機,越過籬笆牆摘桃子。現在就是一個絕好的時機,他們走到籬笆牆外,隔著籬笆牆,朝裏麵望去,隻見籬笆牆內空蕩蕩的,沒有一點動靜,這一定是因天太熱,老和尚回禪房納涼去了,真是天賜良機。他們站在籬笆牆外,人踏著人的肩膀,一個人接著一個人,越到籬笆牆內,翻過去的幾個人,與籬笆牆外的幾個人配合得很默契。摘得摘,朝外扔的扔,兩棵桃樹又不甚大,夠怎麼摘的,很快就摘去了一半。他們看差不多了,就從樹上跳下來,又翻過了籬笆牆。整個學館中的的學生都吃到了美味可口的鮮桃子。夕陽西下,熬熱的天氣慢慢地冷爽下來。老和尚按照每天的習慣,又來到桃李樹下溜達,每天都要摘下一枚新鮮桃子嚐一嚐。今天剛走到桃樹下,就看到桃樹下滿地的桃樹葉。又向樹上一看,樹枝上的桃子所剩無幾,不由得暴跳如雷,連連叫罵著是誰偷他的桃子了。不用問,這一定是學生生幹的好事。和尚就氣呼呼地向學館中走來,找先生說理。先生很快明白了這個事,是我離開學館一時,他的學生們又去惹事了。朝地上看了看,滿地的桃葉桃核。先生心裏盤算著這一回可是無法推脫了。先生先給和尚施一禮道:長老您先回去!您說是我的學生所為,就算是我的學生。等容我問清是誰幹的,我讓他陪你桃子就是了,不然把桃子折價給你錢也成。和尚得理不讓人,威逼著道:那你要是問不出來該如何辦?先生看和尚步步緊逼,心裏有些反感,有意戲耍和尚道:實在問不出來,那就不是我的學生幹的。和尚更生氣地說道:我的桃子就是你的學生偷的,這是板上錠釘的事。你看這學館內外滿地上都是啥東西,不光有桃葉,還有桃核,你先生還嘴硬說不是你的學生所為。我再問你,你說不是你的學生幹的,那會是誰幹的?先生被逼的沒有退路,有些強詞奪理的說道:這也隻能說我的學生有偷你的桃子的嫌疑,也不見得我的學生一定偷了你的桃子。天下的人多得是,想偷你桃子的人也大有人在,外人偷了你的桃子,把桃葉桃核,扔到我們的學館中,嫁禍於我的學生也不是不會的。就你長老沒事幹,摘幾把桃葉扔在我這門前誰也說不清楚。你光說是我的學生幹的,你怎麼不抓住他?先生的這些話可把老和尚給氣死了。老和尚被氣的嘴唇直打哆嗦,高聲叫嚷道:我沒事幹,吃飽了撐的啦!先生看把和尚氣成這樣,有失讀書人的體麵,剛才的話也有點無理賴三分意思。又連忙改換口氣說道:長老!出家人四大皆空,修身養性,得到者不驚喜,失之者不痛惜,不就是幾個桃子,何必大動肝戈,發那麼大的火氣,豈不有失出家人的體麵。先生好說歹說,老和尚就是不肯離去。一棵樹就結那麼多的果子,從剪枝到開花結果,一直到眼下成熟,不知花費了和尚多少心血。眼看著果子就要收獲了,突然被偷的不剩下幾個,老尚怎會不生氣?先生無奈隻有讓學生跪在地上,老和尚才肯離開學館。先生和他們的學生們朝夕相處,也是很有情感的。隻要他們聽話,不尋釁鬧事,招惹是非,先生從不責罰他們。今日被和尚找上門來,幹過壞事後也不把屁股擦幹淨,留著尾巴,被人家抓住不放。弄的桃葉、桃核滿地都是,想抵賴也說不過去。先生也想到這些學生平時也沒有少給那老和尚搗蛋,隻是那些事沒有給和尚造成太大的傷害,所以隻責怪了幾句就沒事了。這一回不比以上幾回,一來不罰學生的跪,老和尚不肯離去。二來他的這些學生也太膽大妄為了,小孩子們貪吃,跳到籬笆牆內摘幾個桃子也不為過。為何偷人家那麼多?作為學生學會這樣的毛病可不好,傳揚出去豈不敗壞先生的名聲。他們有這樣的壞毛病必治不可,嚴懲不貸。十幾個學生都老老實實地跪在地上,唯有王舜臣的閨女王銀彩沒有跪下。先生知道她性情溫柔,淑嫻靦腆,與這幫無事生非的家夥完全不一樣。不像這幫小子們調皮搗蛋的。一個個都跪在那裏,先生不讓他們站起來,誰也不敢站起來。先生坐在桌前,生氣地看著跪在地上的學生,心裏想著我怎麼教出一班小賊羔子。想到此,又情不自禁的笑了。然後又突然想到出一幅上聯,為難一下這幫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們。便苦思暝想起來,他總是圍著偷桃的事想,不大一會就想出來了。於是向跪在地上的學生講道:我出一副上聯,誰要是對出下聯,就免誰的跪,可以立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誰若是對不出來,對不起!就還在哪裏跪著,誰讓你們平時讀書不上進,淨向歪的地方想。先生把上聯說了出來:“今日偷桃爬狗道,”先生把對聯說出來後,坐在桌子前靜等著有人對出下聯。學生們聽先生說,對出下聯可以回到座位上,人人都相對出下聯,急的學生頭上直冒汗,隻是腹內裝進的學問有限,幹著急就是對不出下聯。腿都跪麻了,天也慢慢地黑了下來,還是沒有人對出下聯來。小群英的腿也跪麻了,心裏想到,對這樣的對聯,要對的貼切,恰到好處。就必須見景生情,景物相宜,心有靈犀,才能對出上好的佳句來。坐在學館中,不見花不見物,怎會對出上好的對聯來?他苦想了很長的時間還是覺得妙語難出。也想了幾個下聯,意境很差,總覺得不滿意。天慢慢地黑了下來,不由得朝窗外看了一下,隻見一輪圓月高掛在東邊的柳樹梢上。小群英情不自禁地叫道:有了!先生正瞅著桌子下麵的一枚桃核生氣哩,聽到有人高聲嚷,也沒有看清是誰,生氣地責怪道:你有啥啦!群英答道:我有下聯了。先生的口氣放緩一些,他出了上聯後,等了這麼長的時間,也沒有人對出來,先生心裏很是失望,正胡思亂想著。突然聽小群英說有下聯啦!自然是很高興,隻是不知他對的下聯可好?對出來就比對不出來強。於是先生說道:你講,我洗耳恭聽!其實先生也很喜歡小群英,隻是覺得小群英雖然異常聰明,但是他天性活潑,常以戲弄人為樂,有時又很傲氣,連我都敢戲弄。因此,今日說話難免帶有冷嘲熱諷的味道,群英當然聽出先生對自己很不滿意。然後便以認錯的口氣說道:先生說的洗耳恭聽,學生實在承受不起。先生若不收回這句話,那學生實在不敢對您的下聯。好!這小孩子小小的年齡,竟有如此辨別語音輕重的能力,實屬難得。先生很快心平氣和的說道:你講吧!我聽著哩。從這一點上看,先生確實是一位有品德,有涵養,很高尚的老學究。群英道:先生您聽著,“來年折桂不蟾宮。”可好?先生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這一下聯竟是自己的學生對出來的,而且剛啟蒙不就,方才不到十歲的小頑童對出的。就是在每一回的京試中,科考出來的前一二三命,狀元,榜眼,探花裏,也未必對出如此的佳句。這幅下聯論氣勢,意境,對仗的公整,都是無可挑剔的。先生的心情當是然激動不已,一連說出幾個好字。好!好!好!先生的心情一好,免除所有人的跪。讓大家都站起來,又囑咐學生道:站起來的時候要慢慢的,不要站起來的太猛,跪了這麼長的時間,腿都跪麻了,猛然地站起來,會把止不住跌倒的。“一燈能滅千年暗,一智能除千年愚。”一個好學生,一副絕好的下聯,中了先生的意,免除了對所有學生的處罰。一位先生一生中能教出一個有出息的學生,將終身受用不盡。高先生已經教出一個知州,從現在看,這個小群英,遠高於當年他最為得意的門生——韓世宗。如今的韓世宗已經做到知州。將來的梁群英一定是在他之前,看起來小群英前途無量。一個人從小看大,三歲至老,現在的梁群英就出言不凡出言不凡,好大的口氣,一張口就是天上地上的事,可見 其才智出類拔萃,造化定會不淺,以後的富貴更是不可限量。高先生能有這樣的得意門生,更是他的造化。先生一直都很看重小群英,可是他常常以戲弄人為樂,有時連先生也戲弄。下一回事可幫了先生的大忙,使先生避免了一場厄運。第二天吃過早飯,學生們陸陸續續地來到學館中,由於每個學生在家中吃飯的早晚不同,到學館中的早晚也不相同。學生沒有到齊,先生是不開課的。小群英和其他的五六個小孩子來的早一些,就在離學館不很遠地方,玩起了一種用棉線纏在一起的線球,這裏的人叫“毛蛋”,他們相互傳扔著玩。當正玩得起勁的時候,知州的轎子走了過來,這個時候仍玩得很起勁。有一個小學生向背後用勁一扔,沒有看到知州的官轎就在後麵,把貓蛋扔到知州的轎子裏頭了,衙役們大聲嗬斥。在這裏玩毛蛋的孩子們都嚇的四處躲避,唯有小群英挺身而出,上前攔著轎子要毛蛋。知州見這孩子很機靈,想到膽量也非同一般,便探出頭來,逗他道:我出一下聯,如果你能對的出來,我就把這個東西還給你,說著用手拿著毛蛋讓小群英看了看。知州掃視了一下躲到遠處的五六個孩子們,很快說出了下聯:“童子五六人,惟汝狡猾。”小群英沉思了一會對道:“太守兩千石,獨公。。。。。。 {太守是漢代的官職名,與知州是同樣的官職,每年的俸祿是兩千兩糧食,所以又把太守稱兩千石。}知州問:最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