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 老潘婆談古說從良
宋祖琳作戲氣解慶
張秀才和李秀才是同窗好友,常在一起談古論今。當談到貧賤誌不誌時。張秀才向李秀才道,這聖人之語雖然看起來是警示名言。天下未必都能做得到,李秀才道,張兄,你怎麼對聖人之言也懷疑起來了,張秀才道,天下人的所作所為,有時同聖人之言完全是背道而馳的,難免我我對聖人之言有所懷疑。李秀才問張秀才道,你說天下人的作為是怎樣有悖聖人之言的。張秀才道,你沒有聽人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富貴生淫心,饑餓生歹心。尤其是女人,看到黃燦燦的金子、白花花的銀子。就動了貪心。為了得到黃金白銀,不顧廉恥去勾他家。或者說擋不住黃金白銀誘惑,任由人家輕薄。這些都是司空見慣,屢見不鮮的事實。李秀才辯白道,你的話也不盡然。我的娘子就是一個性格剛烈,不會為金錢所動心的人。張秀才道,那也不見得。她也不過把自己的身價看的高了一點,金錢少了,也許他不會為之所動,金錢多了,我的嫂夫人也未免能夠脫俗,很難不為金錢所動心。李秀才望著張秀才道,張兄也太小瞧人了,我的渾家豈是見錢眼開的俗物,張秀才道,試金還須試金石。不信咱倆可以打賭,看是我說的對還是你說得對。二人都欣然同意,打起了賭來。
李秀才向渾家說要到外地去看朋友,可自己卻偷偷地躲藏在家中,張秀才拿著金銀珠寶,瑪瑙翡翠首飾等。去引誘李秀才的渾家。李秀才的渾家確實如張秀才所言,為金錢所動,答應張秀才僅這一回,李秀才突然從隱藏的地方衝出來大聲道,這一回也不行。李秀才的渾家被羞得逃出家門,無臉再返回家中,在外地流浪了一段日子,終因饑餓所迫,嫁給了一個無男無女開飯店的孤寡老頭子,自李秀才的渾家嫁過去不久,老頭子就死了。李秀才的渾家女扮男裝,成了這個飯店的掌櫃的。
李秀才自渾家出走後,自己隻知讀書,不會耕種。很快窮得到處討飯,一日討飯討到渾家的飯店前,渾家是男扮女裝,李秀才不曾認出渾家。渾家倒是認出了李秀才。看他穿得破破爛爛的,當年的風流倜儻已不複存在。渾家心痛,暗自想到,冤家!若不是當年你們荒唐地無故打賭,弄得為妻我有家難奔,才使你落魄到如此的境地。李秀才的渾家看到丈夫後,退回到內室,要一個幫工把李秀才喚到內室來。便閉上了門,也沒有讓丈夫座下來。李秀才進到內室裏,兩眼不住在打量著屋裏的一切,並拘謹地站在地上,一動不動地望著似在那見過的這個人。李秀才的渾家手裏拿了個銅頭旱煙袋,在丈夫的眼前晃了晃道:看起來你這先生,眼前過的也太不景氣,是不是窮的受不了啦!李秀才唯唯諾諾的說是---是----是----。我正如掌櫃的所言,確實是太窮了。說著抖了抖破爛不堪的衣衫。渾家道,你若聽我的話,就把庫子扒下來,讓我把這燒紅的銅頭旱煙袋在你的腚溝上烙一下,桌上的兩隻元寶都歸你了。你若不願意就請自便。說著開了門,作出逐他出門的樣子。李秀才急忙道,且慢,容我想想。李秀才知道兩個元寶有多大的用場,若是我一個人花銷,省吃儉用,夠我花上十幾年的年的。腚溝被燙傷,也隻是表皮之傷,不會有啥大礙的,隻是傳出去名聲不太好聽罷了。眼前到了這步田地,誰會因為我以前的好名聲肯施舍我仨錢倆板。為了得到銀子糊口,名聲壞就讓他壞去吧!眼前講究不起了。於是便褪掉褲子,趴在地上任由人家擺布。李秀才在地上等了很久,掌櫃的也沒有下手,李秀才便從地上爬起來,看到掌櫃的已經脫掉了男裝,換上了女裝。原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當年結發的妻子。羞得是無地自容,就要奪路而逃。渾家一把抓住他的衣裳道:冤家,你往那裏去?李秀才道:你羞殺我也。李秀才的渾家道:冤家,當初你若不是給那個張秀才打賭,我們怎會弄到這一步。那時你說我不是貞節烈婦,如今我看你也不是真君子烈丈夫。人的一生本來就是這麼一回事,得意的時候,好了還想好,高談什麼人格,高尚,尊嚴,尊貴。失意的時候,委曲求全,有時是苟且偷生,忍辱含屈,受盡煎熬。從此以後,你也不要耿耿於懷我以前的那個事,我也不會念念不忘你今日之事。
番婆說道:你看這裏秀才不是去從了嗎。花仙娘子聽後搖了搖頭道:古人是古人,我是我,我本是好人家之女,如今落入風塵。要我倚門賣笑,以出賣肉身子為業,我死也不從。你若能讓我從良,脫離虎口,就是這輩子不能報答於你,下輩子結草銜環也要報答你的大恩大德。番婆很動情地說道:你眼下從良是想也不要想的事。你說你是好人家之女,可我也不是小戶貧家之女,我的爺做過一任番台,我的爹做過道台。隻因我的爹冒犯了他上頭的一個官,被羅列好多罪下到大獄中,家也被抄了,門也被封了。好大的一個家四散了,那時的我才十三四歲,到處沿街乞討,最後也同你一樣被賣到青樓之上,到年老的時候也沒有碰到一個使我中意的人,因此就我一個人過日子。你想從良是好的,從良是有誌氣的選擇,隻是從良也有幾等的不同,花仙娘子道,這從良也有好多種?番婆道:我活到這麼大把年紀,常在煙花柳巷中走動,對從良之事知道的再清楚不過了。你就聽我細細地說與你聽。
從良;有真從良,假從良,苦從良,樂從良,趁好從良,沒奈何從良了從良。不了從良之分,。花仙娘子聽番婆說出那麼多從良的樣式,感到新奇,要番婆逐一講出來,番婆望了一眼花仙娘子道,佳人配才子,才是上乘的婚姻。然而好事多磨,雙方都是求之不得的事。當然是兩人脾性相投,男歡女愛,割舍不得,一個願娶一個怨嫁,海誓山盟,生死不離。這樣的從良謂之真從良。假從良是子弟深深地愛著小娘,而小娘卻不愛子弟,小娘使心眼,隻有用嫁字欺騙熱心的子弟。使子弟用銀錢讓其就嫁,小娘卻推故不嫁。還有一種癡心的子弟,分明曉得小娘子無心與他,偏要娶她進門。在老鴇身上使用大把的銀子,由老鴇逼小娘就嫁,勉強進得門來,不和小娘的意,故意不守家規,小則撒波放肆,大則公然偷漢。子弟和家規不能容忍,少則半載,多則一年,依舊放他出來為娼為妓,把從良當做賺錢的幌子。這就是假從良。苦從良,也是子弟愛小娘,小娘不愛子弟,卻為子弟的勢力所震懾,鴇母懼禍,順了有勢力子弟的意。做小娘的身不由己,含淚而嫁。一入豪門,如海之深,家法威嚴,抬不起頭來,半妾半婢,含辛茹苦地打發時光。這就是苦從良。樂從良,小娘子正當選配之際,偶然巧遇性情溫柔,而且家道富裕的子弟,大娘子有很和善,並且又無男無女,指望著小娘子過得門去,與他家生兒育女,接續香煙,以次嫁過去,圖個日前安逸,盼望著有個出頭之日,這便是樂從良。趁好從良,是做小娘的趁風花雪月正當盛名之時,求之者蜂擁而至,任由你挑選一個誠心如意的郎君,風風光光的嫁過去,急流勇退,及早回頭,也不至於讓人怠慢,這便是趁好從良。沒奈何從良,是做小娘的願無從良之意,或因事情逼迫,或因強橫相欺,或因欠債太多,以後陪償不起,不論是好是歹,得嫁便嫁,買靜求安,從此後消聲隱跡,這就是沒奈何從良。了從良,是小娘子已經到了半老之時,風波曆盡,正好遇上老成的孤老,兩人誌同道合,收繩解索,白頭偕老,這便是了從良。不了從良,一般是一見鍾情,火熱了一陣子,沒有長久的打算,或者是尊長不容,或者是大娘子妒忌,大吵大鬧了幾場,發回娘家,收回原價。又有一種是家道貧窮,養她不起,苦守不住,依舊出來趕趁,這也是不了從良。花仙娘子聽番婆一口氣說出這麼多不同的從良,心裏也沒有了主張,便問番婆道:你看我如今就從良,不知該怎麼做才是?番婆道:我的兒,老身教你個完全之策,從良之事以入門為靜。況且你已經破了身子,就是今日就嫁,也不是黃花閨女了。千錯萬錯你不該落入青樓,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已經是在所難免。鴇母在你身上花費那麼多的心血和錢財,你不幫他幾年,賺上些銀子,他怎會輕易地放你從良。還有一麵,你執意要從良,也不撿一個像樣的主兒,就那些尖嘴猴腮,酒囊飯袋之徒,你就從了他們不成?豈不委屈你一輩子不成。假如你按照鴇母的意去接客,尋一個英俊瀟灑,又能對你知冷知熱的主兒,該有多好啊。在這趁著年輕受用,憑著你的資質,等閑之輩是不敢摘你這枚仙桃的。來尋你的人定是腰纏萬貫的巨賈豪商,或是豪門富貴子弟。你也能從中積攢些私房銀子,一邊從良後維護生計,讓人瞧得起,自古都是笑貧不笑娼。花仙娘子總覺得這樣做不好不是好人家的閨女做的事,想起來把他賣到這裏的人——霍德的婆娘,恨不得把她撕個稀巴爛,也不解心頭之恨。但如今身陷囹囫,死不了,也逃不掉,也隻有這樣人不人,鬼不鬼活著了。番婆看到一塊堅硬的鋼鐵被慢慢地熔化成汁水,慢慢地離開了花仙娘子的房間。下了樓,見了鴇母道:恭喜我的老姐姐,他的心已經被我說動了,你快快地給她找一個覆帳的主兒,她必然會從的。鴇母聽到此話更是滿心歡喜,拿出五兩銀子送給了番婆,以示對番婆的酬謝。番婆半推半就的收了銀子,笑向鴇母道:那我就愛踩了。說完話朝門外走去,鴇母要番婆無事常來。